网友质疑:道路改造提升不够人性化
项目方回应:因车道和人行道宽度不能满足要求
本报讯(记者 吴艳虹)近日,两名网友分别在梧州零距离网“零距离问政”平台发帖提问,富民一路、新兴三路在道路改造提升时,为何不能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对此,道路改造项目方表示,由于这两条路的车道及人行道宽度均不满足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的要求,因此没有建设为“港湾式”车站。
近日,网友“asao2008”发帖问政,称近期富民路实施道路提升改造,但是富民一路没有设置港湾式公交站,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在此路段停靠容易造成堵塞,希望相关部门能人性化地考虑问题。网友“lizhiye”也提出类似的问题。他认为,如今的新兴三路,当公交车靠站时后方的两轮车要马上变道,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其实,这条道路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建设港湾式公交站。
12月19日上午,记者沿富民一路走访,发现沿路两侧人行道铺装已经完成,公交站均设置于人行道上,且位置不变,不少乘客正在候车。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来往的公交车较密集。富民一路为双向四车道,每当有公交车靠站前,其亮起右转灯,后面的车辆便自觉减速并从公交车左侧车道绕过,公交车停靠在右侧车道。记者发现,若只有一辆公交车到站,基本不会引起道路堵塞,若三辆公交车同时到站,后面的车流就会减慢,但很快又恢复畅通。
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新兴三路,该道路经过提升改造后扩宽为双向六车道,据观察,三辆公交车同时到站也没有造成后面的车辆堵塞。
针对群众的疑问,富民一路及新兴三路道路提升改造项目负责人表示,现时,除了西江三桥附近建设有港湾式公交站,梧州市内所有已经进行“白改黑”提升改造的道路均不满足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的条件。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港湾式公交站是半环岛形设计,借鉴港口停靠船舶的模式,需占用部分人行道改建而成,以内弧形向人行道内凹,公交车在进站停靠时,不影响原路上其他车辆的直行,从而减少公交车进出站对主干道交通的影响。而富民一路、新兴三路的人行道宽度平均约5米,如果建设港湾式公交站,需要从人行道分割出3.5米让公交车停靠,如此一来,人行道宽度仅有1.5米,不能满足人们步行需求。此外,梧州市城区社会停车场及配套综合提升PPP项目中需要提升改造的道路较多,日后哪条道路可满足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的条件,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详细论证。
新闻推荐
《永业大厦多户住宅墙体出现裂纹》 追踪 永业大厦整体结构安全
为期半个月的观测数据显示裂纹没有明显变化本报讯(记者蒙敏莹)11月24日和11月28日,本报先后对万秀区西堤二路永业大厦10多户...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