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次山
1959年8月21日,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告别校园,到“地方国营梧州市农场”锻炼,践行少年歌曲中常听的歌词,“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全靠劳动来创造”。
2019年8月21日,一晃60年,他们畅叙半个多世纪今昔。
那时,农场总部在富民坊,辖太和、西兴、抚冲三个耕作区,加上高旺、塘源两个生产点,农林牧副渔全有。
这批新的农业工人,总部按生产需要分成班队,到耕作区、生产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住集体宿舍,进公共食堂,按总部安排休假。
“锄禾日当午”,“田家少闲月”、“力尽不知热”,句句唐诗耳熟能详,他们经历了选种、浸种、播种、护秧、插秧、施肥、管水,收割、打谷、晒谷,归仓,体会“汗滴禾下土”和“粒粒皆辛苦”,也有了收获的喜悦。
当时,畜牧养殖门类众多。猪为栏养。羊为放养到山上吃草,归圈喂精料。牛有水牛、黄牛、奶牛。白天放养,黄昏前也会“老牛识途”回圈。奶牛更要加料,还要吃夜宵,待下半夜由专人挤牛奶,经过处理妥当过秤后装进干净容器瓶,天亮送到市区订户家中。
农场养鱼班则用弹性扁担挑起大木桶,从“鱼种场”运鱼苗时走得欢。途中桶里水弹跃起伏以便更多空气融入水中,保证鱼苗的“吸氧”,回场后放进鱼塘。鸡圈那边,白日任它们走地,随意行、跃飞,爪扒泥土捡虫吃。饲养员用吹哨子、敲金属物甚至唱歌为号,那些鸡知道撒谷米了,飞快聚近享受一番。
水蛭即蚂蟥,即蚂蟥、抚冲耕作区有处蚂蟥冲,蚂蟥不向河里,专向人游来,其吸盘连厚牛皮也被噬破吮血。小伙子们对付即使如筷子般粗的蚂蟥也有办法,他们用硬草梗夹起压在地面,将它从后往前推,整条蚂蟥即翻转内变外,晒于田基,它是中医良药呢。
他们按季节种植各种鲜蔬。挑“射桶”浇水时,桶外安有前端开缺口的竹筒,提起来水射击如喷泉瀑布。
星期天,他们也会约三两人爬山,选粗藤的土茯苓开挖,那些“块茎”如手板般厚大,削皮洗净很雪白大肉,用推大磨、脚踏舂等方式研碎浸透,装进面粉袋过滤溶液,晒干即成土茯苓淀粉,再从山塘溪涧摸些草龟来熬汤,再冲调淀粉就是龟苓膏了。
大家忆起田园风趣如诗如歌,不亦乐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燕如通讯员何华文蓝宇)12月5日,狮卧山发生森林火灾,110千伏平三线12号杆塔靠近起火点,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积...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