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黄芬)为全面做好今年备汛防汛工作,梧州市坚持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思路,打出防汛备汛系列“组合拳”,确保安全度汛。
梧州市以全面建立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水利行业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并于3月25日正式印发实施。各级水利部门根据各自辖区水库、水电站、在建水利工程具体情况,分别修订完善水库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以及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方案等。
梧州市加强水利系统防汛通信网络和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对水情监测预警系统、指挥通讯系统、监控预警设备、水利防汛指挥视频会商系统、值班电话传真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突发的情况作了预安排,确保视频会商、山洪灾害监控预警等系统平台正常运行。汛前,各县(市、区)水利局对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监测设备包括956个雨量水位监测站点、207个水库监测终端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设备在汛期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此外,虽然广西于3月25日进入汛期,但梧州市水利系统根据防汛形势从3月23日起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加强重大事项重要信息报送工作的管理,严格规范水利行业信息报送要求,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以及实时性和准确性。
据了解,2019年汛期结束后,梧州市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因灾损毁的水利工程设施修复工作,督促指导各级水利部门加快修复进度,加大对进度滞后项目的督促指导力度,扭转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局面。截至3月31日,全市21个水利工程设施水毁修复项目已全部完工,及时恢复了工程原有的防洪功能,夯实了防汛工程基础。目前,全市水利工程设施运行正常。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素雅通讯员梁展李璧轩)1月下旬至今,全市41家养老机构经历了70多天的全封闭式管理,2000多名老人中未出现新冠肺...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