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潘登通讯员莫一清
“过去一直没人管,小区脏、乱、差,最近小区有了管家,环境大为改观。”近日,梧州市龙圩区永丰源商住楼一业主说。
作为梧州市2013年才成立的新城区,龙圩区位于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101个5730户无物业管理的小区。近年来,为破解无物业管理小区治理难题,该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推行“一核两网四治理”机制,开展党群共治模式,走出一条可喜的道路。
A从“无人管”到“有人管”
“发挥了社区党组织作用,主动做好服务,目前社区13个无物业小区全部有了管家。”龙圩区龙圩镇龙城社区工作人员叶钢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双报到”单位党组织、党员及“党群服务银行”志愿者等共50余人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排查、值守、宣传等疫情防控工作,各项防疫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党建“一核统领”。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到小区“双报到”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进小区、入楼栋”。同时,依托该区“党群服务银行”的“服务兑换服务”活动,即用开展服务所得的积分可以兑换“银行”规定的服务或生活日用品,实现党群组织互联互动的“小区党群共治”红色治理。
建好服务“两张网”。该区以网格化织好小区责任网,出台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实行1个单位负责2-3个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由处级领导挂点联系社区,落实区、镇、社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包干小区治理的三级联动责任网,将37个职能部门下放到101个基础网格,推动小区有治安防范、有清扫保洁、有绿化养护、有物业维修、有停车管理的“五有”目标。
同时,网格化织好小区服务网,以“1名党员骨干+N名网格员”的“先锋+网格”形式开展服务,积极整合该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志愿团队等社会力量共1000余人下沉到4级服务网格,主动编织好与小区群众的“关系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B从“旁观者”变成“当家人”
近日,记者来到龙圩区龙圩镇银宇小区,看到这里的地面干净,环境舒适,氛围和谐。
原来,安保和清洁人员都是聘请小区的居民,并制订居民公约,大家守护好自己家园,每月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大行动,还打造小区共享书吧,不定期举办读书日活动,在“西江驿站”开展周末课堂等。
“我们小区实行‘党组织+业委会+业主代表’的居民自管自治管理4年了,现在整个小区氛围很和谐。”银宇小区业委会主任、党员陆焕新称,经过引领,现在小区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当家人”。
为实现无物业管理小区治理更精细更有效,龙圩区推行四种治理模式:对于辖区内单位、国有企业、股份企业集资房类小区,按照“谁的小区谁负责”责任机制实行单位自管,落实小区保安、保洁员和安防措施;对于群众基础较好的商品房类小区,推行“党组织+业委会+楼长+业主代表”模式实行居民自管自治,把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对于本来有一定物业基础,各项设施条件较好且100户以上的小区,实行引入物业公司治理,通过“党旗领航+”系列活动,推动“红色物业”接管无物业小区试点建设;针对老旧,基础条件薄弱且住户较少的小区,将大胆推行民政共建治理,深入推行“街长制”,实行部门联动常态化综合整治。
C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真正管起来后,现在我们小区环境比以前好多了,还有保安值守,住得既舒适又安全。”龙圩区龙圩镇林业小区楼栋长钟展华笑着说,自从小区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后,单位职工大会讨论和解决小区清洁卫生、治安、绿化等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城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50余场,出动10台垃圾清运车,清理垃圾60多吨,1200多名党员群众参与,无物业管理小区逐步走出真空状态,“小区治理强、居民服务优、群众文化富”的和谐气氛越来越浓。
接下来,龙圩区将进一步探索设立公益岗位,聘请小区内部分下岗职工、低保户加入服务队伍,实现小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居民“大合唱”。
新闻推荐
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热线电话 12320 买新建商品房可获契税补贴 梧州市推出若干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稳增长
本报讯(记者梁萍)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做好梧州市房地产业稳增长和建筑业产值稳增长工作的若干措施,积极应...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