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今社会,微信、QQ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工具。与此同时,不法分子盗用微信、QQ账号及密码,冒充账号主人实施诈骗的案件也在不断增多。于是,一些唯利是图的人也做起了提供个人二维码,帮助诈骗分子收取赃款,并从中渔利的“生意”。
经查,为获取利益,在明知上线实施诈骗的情况下,李某某将自己微信收款二维码提供给黄某甲,再由黄某甲提供给黄某乙,然后由黄某乙出售给上线;李某某在收到诈骗所得的微信转款后,再逐层转交,最后由黄某乙转给上线,三人分别从中获取提成。
去年6月18日,李某某先后收到被害人朱某某、罗某某转来的被诈骗钱款1000元和3000元,并将上述款项层层转给黄某甲、黄某乙。次日,李某某分四次收到被害人龚某某转来的被诈骗钱款2000元后,继续将钱款转给黄某甲、黄某乙。黄某乙最后将上述赃款转给上线,三人分别获取提成。
龙圩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李某某、黄某甲、黄某乙明知诈骗而提供帮助,共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三人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遂以诈骗罪追究三被告人刑事责任。最终,李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黄某甲、黄某乙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7000元。
■检察官提醒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帮助诈骗分子收取赃款获利,以诈骗共犯论处。在此,检察官奉劝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不要以为自己仅提供帮助并未直接参与诈骗,就能逍遥法外。
同时,检察官也提醒广大群众要擦亮眼睛,网络转账有风险,莫被网上“好友”利用,时刻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账户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卢捷)
新闻推荐
展示劳模风采 弘扬劳动精神 市总工会将举行庆“五一”系列活动
本报讯(记者曾韵通讯员孙锐)4月23日,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今年“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市总工会将在全市组织开展2020年“新时...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