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华在进行小视频创作。(由受访者供图)
如果你以为抖音、朋友圈小视频是年轻人的“专利”,那就错了。在梧州,就有一群制作小视频的达人,他们虽然是退休人员,但在业内创作小视频却颇有名气,潘玉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多年的跳舞练习和舞台表演经验,让我对小视频剪辑有一种天然的创作灵感。”潘玉华退休前曾在南中国艺术团工作,退休后到市老年大学舞韵瑜伽课当老师,她对舞台剧的表演和音乐的鉴赏都有一番心得,而这些长期积累的经验,意想不到地让她创作小视频时有独到的灵感和眼光。
在潘玉华向记者展示的一段关于展示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小视频里,从茶艺师优雅沏茶动作切入镜头,到活动场景的转换,再到活动嘉宾的交流,背景音乐节奏伴随镜头的远近拉伸变化,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活灵活现,从这段视频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的水平来看,并不亚于专业视频设计制作团队。然而,潘玉华却谦虚地说,玩小视频是得到了爱好摄影的丈夫启发,从而开始创作的。
“摄影有时候跟拍摄视频是相通的,我的丈夫除了爱好传统摄影,最近他还迷上了航拍。用飞行器来航拍视频,创作感非常好,我也被他带动了,于是我们夫妻俩一起进行艺术创作。”潘玉华说,她观察过,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拍摄视频或者制作相册视频时,主题不够明确,有时会缺乏先后次序,放置的背景音乐更是随手选上,与主题无关甚至破坏题材气氛。“就如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小视频,缓慢的曲子并不适合文化交流时的活跃场面,于是换了一首节奏优雅又不失明快的曲子,结合视频内容播放后,很多观众都说效果很好。”
拍城市风光的视频,潘玉华认为要先拍大环境,再到小环境,从城市高空大场景切换到建筑物的局部、城市标志物,从新区新貌到鸳鸯江、龙母庙,这样述录式的镜头就制造了一种故事式的线索贯穿感,给观众留下印象。尤其是背景音乐的选择,可以为视频主题起到升华的效果。“例如,《九儿》的音乐就不能配自然风光的视频,因曲子总体是悲愤激昂的;《夜来香》的音乐不能配旗袍走秀的背景音乐,这是旧上海风月场所的音乐。”潘玉华说。舞台场景就如一帧帧视频,设计动作、剧情贯穿、音乐节奏展现……这些都需要表演者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视频拍摄和制作中时,画面、节奏、背景、故事,环环相扣,最后水到渠成。
在退休生活中同时兼顾着视频创作和瑜伽教学的潘玉华也说,拍小视频大多是年轻人爱做的事,可她自己也开有抖音、美拍等账号并上传作品,还获得不少网友的点赞,她笑称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本报记者 冼振宇
新闻推荐
5月12日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长洲区学校、...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