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房,泥土路,交通不通,水利不利,这就是国家级贫困村藤县岭景镇南荣村艰苦环境,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300元。去年3月,王志榕到南荣村任第一书记兼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挑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重担。
打基础保民生
驻村没几天,村里就因大雨爆发山洪,稻田几乎都被淹了。村支书告诉他,由于水利设施不畅,遇上大雨村里就会被淹。王志榕决定,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王志榕就和镇、村干部一起,向县水利、交通、文体等部门争取项目,整合“一事一议”和扶贫专项资金共58万元,并发动群众捐资、投工投劳,完成了3条共2.2公里的村道硬化,修复灌溉水渠7.5公里,装修村委办公楼,建成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今年春节,村民们可以在自己村里打篮球了。
授技能帮发展
为了让村民掌握致富本领,王志榕向农业、畜牧、人社等部门申请派技术人员到村里举办培训班,去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次,培训群众800多人次。
在外工作的村民梁小龙今年回家过年时,看到王志榕在村里的QQ群宣传创业扶持政策,他就向王志榕透露了想回乡创业的想法,王志榕马上向县有关部门深入了解相关细则。在王志榕的帮助下,梁小龙租本村一处山冲田的20多亩水塘、30亩荒山发展生态种养链式的家庭农场。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又有技能的支撑,村民致富的信心不断增强,吴相兴、陈学明、吴安兴等村民逐步扩大种养规模。去年,该村扩种桉树500亩、佛手150亩、油茶50亩、高脂松300亩。
联社会齐助学
没有围墙,厕所是危房,教学楼陈旧……看着南荣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王志榕心里不是滋味,多次联系上级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扶持村小学。
一个偶然机会,王志榕联系到藤县创惠公司的康老板,康老板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表示先帮学校安装大门和侧门吧,其他的以后逐步解决。后来,王志榕又陆续联系到县四中、藤城中心校、文隆房地产、盛辉公司等单位的帮助,去年王志榕为学校联系到各种扶持达8万元。为了节约来之不易的资金,王志榕与学校老师、村民一起,动手拆除旧厕所、清理建筑垃圾、硬化道路。如今,南荣小学完成了围墙、大门、侧门和新厕所的建设,旧教学楼装修,更换了200套新课桌椅,硬化、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王志榕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去年南荣村的经济发展有了较大起色,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多元,比2011年提高了近1000元。
本报通讯员 郑彬昌
新闻推荐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