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夕,艾草等应节植物纷纷上市。
包粽吃粽是梧州端午的习俗之一。
赤水龙舟队刻苦训练积极备战今年的龙舟赛。
本报记者 罗丽思/文 本报记者 麦朝枢/摄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传统习俗,成为端午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这一天,民俗有辟邪镇逆,端午插艾之习。据《梧州市志》载,端午时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草、柚子叶挂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驱邪祛毒,祈福家人平安。
6月7日,尽管未到端午,梧州市面上已有一些售卖艾草的摊贩。当日上午,在万寿宫市场内,从龙圩镇来的张师傅挑来的几十捆艾草散发着独特的芳香,吸引了多位市民挑选。“我们不以重量论价,把艾草、柚子叶、香茅等几种植物扎成一捆,1.5元一捆,随便挑。”张师傅说,每到端午节,他就从附近的山上割了艾草来卖,生意很不错:“今天挑了50多捆,一个多小时就卖完了。”
家住居仁路的杜桂香今年提早准备好了家里要挂的艾草,“每年端午节都会挂上一束,这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据了解,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艾草等植物独特的香气。因而,杜桂香除了将艾草、菖蒲等悬挂或插在家中大门,还会把这些草药煮成水给家人擦拭身体或洗澡,具有加速血液循环、消炎的作用,也寓意着辟邪和祈求健康平安。
而说到梧州端午的重头戏,非龙舟竞渡莫属。历来被视为端午民俗活动盛事的龙舟赛,其规模宏伟壮观。梧州龙舟文化源远流长,端午时节的西江河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江上龙舟飞渡,岸上人山人海,赛场上威风八面的龙舟成为瞩目的焦点。
而端午节前夕,是梧州龙舟师傅们最忙碌的时候。藤县塘步镇的龙舟师傅彭金华这些天可谓忙得不可开交。“造龙舟主要集中在3月到5月,而且龙舟还需要定期保养维护,每年下水赛完龙舟后,有了损耗就要及时修理,来年才可继续使用。”龙舟赛前的这段时间,彭金华几乎每天都忙着修补训练中受损的龙舟,“每年出赛前的五六天就要调龙骨,龙骨相当于龙舟的脊椎,贯穿整条龙舟,是整条龙舟的核心部位,它由三根大杉木接起来,一定要接直,不然划龙舟的时候不好控制方向,起冲时龙舟也容易裂开。”
龙舟要出水竞技,轻快而坚实的船身是致胜的关键。有着20多年龙舟制作经验的彭金华说,造龙舟关键是要选好材料,当地都习惯选用杉木做龙舟,因为杉木不但质轻,抗风吹浪打的能力也强。在他的工棚里,钻孔和敲钉的声音此起彼伏,选木、造船、打磨、上油,一环紧扣一环的多道工序中,渗着他对龙舟的丝丝情节。经打磨上油抛光后的新龙舟,被高高架起,寄托着村民和族人竞技赛龙舟的精神与祈祷风调雨顺的期望。
包粽吃粽,也是梧州端午的习俗之一。端午节的到来,让家住桂北路的廖金妹这几天也忙碌起来。年过七旬的她,至今仍习惯每年端午给家里人做灰水粽吃,“说到端午节,粽子自然是少不了的。”
为了准备今年的灰水粽,廖金妹早早便准备好了包粽的材料。她说,从孩提时起,家里人就一直有制作灰水粽的传统。这门手艺是她父亲教给她的,嫁人后,她也开始给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制作灰水粽,这一包,就是几十年。
包粽的这一天,廖金妹起了个早,先把粽叶洗干净,放到锅里煮上半个小时,然后用清水浸泡糯米备用。接着,她从家里灶台下铲出一大铲木灰,泡到水里,经过沉淀过滤之后,自制的碱水就做成了。“现在很少人会用自制的碱水做灰水粽了,大多买现成的。”廖金妹说,在制作粽子过程中,加入的“灰水”起到“碱”的作用,糯米加入碱水后会染上微黄色,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灰水粽也因此得名。廖金妹边说,边把碱水往香糯上一浇,用手和匀,包制灰水粽的工序就完成一半了。
再下来就是包粽子了。廖金妹熟练地拿过长短不一的三片粽叶,转手一折,粽叶就成了圆锥状,然后往里放入两匙糯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掐住圆锥上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顺势往下盖住这两端,再把剩下的粽叶折角顺着粽子形状折,取来已经削好的竹丝扎住,一个漂亮的灰水粽就做好了,“灰水粽大多包成小个的三角状,这样不仅包得快,也容易煮熟。”
廖金妹说,以前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灰水粽,还会相互送亲友,“灰水粽做法有点耗时,但我还是想亲手做给孩子们吃。”她说,端午节吃灰水粽,吃的就是一种过节的氛围,“灰水粽吃起来既柔韧又不觉得粘牙,可以蘸着糖浆、蜂蜜吃,味道甜润清香。”廖金妹边说,边把一个刚煮好的灰水粽剥开,一个嫩黄嫩黄、又韧又软的灰水粽就展现在眼前,粽香扑鼻而来。
就在廖金妹忙着为灰水粽张罗的时候,街上不少卖粽的店铺也开始飘出阵阵粽香。6月6日上午10时,在阜民路的西江甜品炖品店内,一只只个头十足的灰水粽整齐排开,甜润的粽香吸引了不少顾客。店铺内,老师傅兰姨正在加紧赶制灰水粽。“我们大概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制作灰水粽,一天要包200多个。”兰姨说,“我包粽有十多年时间了,觉得还是用土办法做的灰水粽味道最香,吃起来最有嚼劲。”不过,兰姨说,现在年轻人饮食口味比较多元,她们便特意在灰水粽里加入了豆沙和红枣,增添口感和风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家里的猪、鸡、鸭等家禽、家畜意外死了,不会乱扔到路旁或小河里,我们都拿去偏远的山林埋了。”近日,家住藤县濛江镇莲垌村的岳大姐说。该县自从开展“美丽藤...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