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宵节那晚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自古以来,藤县各地农村一般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热热闹闹喜迎元宵佳节。
元宵节那天,农家首先要干的就是做汤圆。每家每户一大早便忙开来:碾糯米,磨粉,把花生、芝麻、白糖等拌成馅,有的还配以素菜或精肉,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取全家团团圆圆之意。汤圆做成后,或蒸或煮或氽或煎,然后全家欢欢喜喜地吃上一顿,风味各异,这在藤县农村唤作“食元宵”。
在藤县农村,吃汤圆前要祭拜天神和祖先。小时候听爷爷说,吃汤圆前之所以要举行祭祀活动,这在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很久以前,在藤县某村有一户黄姓的农妇,在生了一男孩后不久便不幸丧夫。这位农妇靠着到村里一财主家中做一些短工,再加上省吃俭用才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成人。由于自己长年劳累,在儿子不到二十岁便病死了。儿子还算争气,后来通过读书当上了乡官。儿子在当官后的第二年元宵节那天做了很多汤圆,饱食一顿后连续几天出现腹痛腹泻,到处求医问药也无济于事。一晚,儿子恍恍惚惚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母亲在责怪他,母亲说自己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如今却当了官忘了母亲,在元宵节做了汤圆也不懂得拿来祭拜母亲。睡醒之后,儿子这才明白是母亲在惩罚他,导致他腹泻不止,于是他立即做了几碗汤圆来祭拜母亲,说来还真神,腹泻也就不治而愈了。之后每年元宵节,儿子都会亲自做汤圆来虔诚地祭拜母亲。后来,四邻八舍和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他,在“食元宵”前要先祭拜祖宗和天神。这传说姑且不去作过多探究,但在藤县农村,吃汤圆前祭拜一翻天神和祖先却成了惯例。
在古代,人们饱尝汤圆之后,便会全家倾巢出动,去观灯、猜灯谜,那花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在过去藤县农民眼里,张灯是“光明”之意,能驱除妖魔、痛苦和烦恼,迎来幸福祥和的生活。
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元宵节观花灯猜灯谜会给这些未婚男女邂逅相遇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因为在平时,未经父母同意的年轻女孩除了劳作是不得外出自由活动的,更别说出去结识异性了。只有在元宵节等极少日子,年轻女孩才可以结伴出来观灯猜谜,这为她们结识异性提供了绝好的时机。元宵灯节期间,当然又是已相识的男女情人相会的好时机,不少农村的青年男女还会利用这良辰美景来吟诗和唱,谈情说爱,欢笑嬉闹通宵达旦呢。因此,元宵节又在藤县也被唤作“情人节”。
在藤县农村,元宵节还与“上灯”的习俗有着一定的关系。“上灯”是指男孩出生的当年或第二年正月初十,主人便会在家里或村中的“神树”上或土地庙处,挂上一个买来的或自己糊的彩灯,以宣示家中添了男丁,香火有了延续。有的会在上面写上表示祝福的语句,祈祷男孩一生平安幸福。“上灯”当天,主人还会邀请村民或亲朋戚友前来道贺,同时请戏班来搭台唱戏,以增添喜庆气氛。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才算“完灯”。据说这样男孩的一生才会顺风顺水,吉祥如意。
藤县农民勤劳聪明,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文化。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曲艺,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舞狮舞龙等。于是,在元宵节这天,藤县有些农村还会举办牛歌戏、采茶戏、木偶戏演出,舞狮舞龙等,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把新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因此,元宵节才是年味最浓的时刻。
新闻推荐
3月24日上午,在藤县县城,交警将依法查扣的违章摩托车运到停车场。 3月中旬起,藤县开展县城交通秩序大整治,依法查处车辆乱停乱放、超速超载、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