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真想不到老家的环境会变得这么好!”一直在外务工的藤县太平镇石夏村村民吴柳树,近日在返乡办事时,看到村里焕然一新的环境,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令吴柳树感慨的背后,是藤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去年以来,藤县在开展“美丽藤县·生态乡村”活动中,注重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以督促改“常态化”、属地管理“网格化”等措施,创新发展“历史文化+乡土文化”等多元化模式,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乡村建设,使农村人居环境取得显著改善。目前,全县17个乡镇、266个建制村、4000多个自然村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初步实现工作区域无死角,区域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该县通过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措施,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形成了村村有特色、屯屯有亮点的生态乡村发展新格局。在“村屯绿化”方面,投资2116.2万元,完成了自治区级示范村屯建设110个,市级示范村屯8个,一般村屯2334个,全县共植各类苗木26万多株。在“饮水净化”方面,投资2592.5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22处,建设“饮水净化”示范项目2 个,沟渠清淤370公里,划定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60处。在“道路硬化”方面,投资8634.1万元,完成道路硬化377公里、危桥改造3座、维修水毁道路6条。
该县充分挖掘本土的生态、人文等资源,创新“历史文化+乡土文化”等模式,开发观光旅游项目,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在实施“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历史文化来开发,投资建成了袁崇焕事迹陈列品馆、纪念袁崇焕诗词碑林、袁崇焕雕像,并修缮了一批文物古迹,将其打造成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基地。
此外,该县还依托优越的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提高乡村品位。象棋镇道家村推行政府引导、社会支持、景区运作、群众参与模式,通过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河坝建设、道路改造等一系列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把富于特色的建筑风貌和良好的生态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黄群礼)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15日,全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市检察院作工作经验交流发言,藤县检察院、蒙山检察院经验材料在会议编发。去年,市检察机关采取多项举措,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