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被组织选派到贫困村担任两年第一书记,最近又到单位挂钩的村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可以说,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又返回农村一线深入工作,对当前农村贫困户的贫困现状有着更深的了解。
说实话,从2012年开始,经过四年多的扶贫攻坚,贫困村的水、电、路及公共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然而,真正的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以笔者曾担任第一书记的藤县新庆镇均平村为例,该村2014年建档贫困户275户,2015年底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时,按照自治区的标准,共确认贫困户292户,贫困户的发生率有增无减。这并非上级各部门扶持措施不得力,每年投放到该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贫困救助的资金都在300万元以上。究其原因,在于整个村长期都是以务工经济为主,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占40%以上,有务工人员的家庭很容易摆脱贫困;而家庭人员均为老、弱、病、残、学的,基本靠单一的水稻种植,仅能解决吃饭问题,很难走出生活的困境。2015年底精准识别出来的292户贫困户,大都是这种状况。尽管每年上级扶贫部门都安排了产业发展项目,从养鸡、养猪、养鸭到水果种植等都尝试过,但至今没有几户因此摆脱贫困。
在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我通过与村干部及贫困村民深入接触了解到,要让整个村的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不能单靠外出务工,上级的扶贫举措也不能靠大水漫灌的方式,而应该改变扶贫思路,采取有效举措,培育更多扎根本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户户可参与的产业项目,让贫困户有稳定的产业和收入,方可确保贫困户真正脱贫和不易返贫。
连续几年,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所谓新型职业农民,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并且能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竞争的人,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生产经营型农民;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专业技能型农民;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民。笔者认为,我们下一阶段开展扶贫攻坚,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既要把村中的经济能人培育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又要把大多数劳动力培育成依托生产经营型农民的农业工人、农业雇员;更要把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培育成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如此,既解决了生产经营型农民的用工问题,又能解决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所需的的服务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一些致富无路的贫困群体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获取稳定的收入,脱离贫困。
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让他们在扶贫攻坚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一方面,精准了解每一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特点,把脉脱贫方向,整合人社、农业、畜牧、林业、科协、工商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明确培训重点,选准对象,有成效地培育一批适应本村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农民;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外出打工创业的能人返乡从事农业产业开发。特别是对有意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等的经济能人,给予资金、土地流转、技术等全方位的扶持和帮助。资金上的扶持可按照吸纳本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进行考量,多接纳多扶持,以激发这些经济能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受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我公司定于2016年9月9日15时30分在梧州市西江路鸳江丽港6号楼五层拍卖厅,采用现场与网上同步联合拍卖方式按现状公开拍卖以下标的:1.车牌号为桂DBJ628长安牌小型汽车一...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