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梧州市“第一书记”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内,导购员正在整理货架上的产品。本报记者 蒙敏莹 摄
本报讯 (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林泽萍) “今年的‘双十一\’,我们通过线上平台,仅面向梧州片区就销售了7万多元的名特优农副产品,像岑溪三堡米粉、藤县葛根粉等产品,十分受消费者欢迎。”日前,梧州市“第一书记”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奇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今年10月底试营业以来,该中心的生意越来越好。
销售特产 线上线下同步
位于长洲区兴梧路红安小区的展销中心内,藤县的大红八角、蒙山县的野生灵芝、苍梧县的六堡茶等200多种名特优农副产品琳琅满目,除了梧州的本地产品,也有广西其他地市的农副产品。目前,已经有100多家梧州本地合作社的产品进入展销中心展示。
“从试营业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展销中心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4万元左右。”刘奇说,为了丰富展销中心的农副产品,加大对梧州市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展销中心还免去了入场的贫困村合作社的租金和佣金,通过这样的优惠政策,更进一步丰富了展销中心的农副产品数量。
好产品的集聚,也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通过展销中心,我们的产品不仅知名度更高,而且销量也更好。”广西藤县绿葛葛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凤梅说,和其他名特优农副产品一起同场销售,能获得更多的商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效益。
展销中心的导购员告诉记者,市民要购买名特优农副产品,既可以到展销中心现场选购,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在线上选购。
据悉,目前展销中心已经与梧州邮政商场、八桂商城等7个电商平台进行对接,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展销中心里的名特优农副产品,并由快递员送上门。
推广产业 做好服务对接
除了为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牵线搭桥,打造展销平台以外,展销中心还当起了“红娘”,做好信息发布和联络服务,为合作社提供项目对接平台。
“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各个贫困村存在的技术困难、销售困难、资金困难,并为他们找出路。”刘奇表示,日前,岑溪市一家发展山猪养殖的合作社计划扩大养殖的规模,但由于缺乏资金,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而桂林市的一家企业恰恰要发展这个产业。了解到双方的意向后,展销中心主动为他们对接,促进双方合作发展山猪养殖产业。
除此之外,岑溪的益智果种植、柳州的荷花茶产业发展等多个项目,也通过展销中心找到了合作的对象。
“通过展销中心的帮助,我们的益智果产业得到了更好地推广。”岑溪市水汶镇云秀村第一书记吴天表示,益智果种植技术简单、成本较低,市场效益好,是一项“短平快”的好产业,如今已经有多个贫困村计划与云秀村对接,共同发展种植益智果。
据了解,该展销中心由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筹建,目的在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构建和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提高梧州名特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供平台。
新闻推荐
端正态度主动配合自觉接受监督 自治区党委第二巡视组召开巡视梧州市及所辖藤县工作动员会
本报讯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自治区党委第二巡视组对梧州市及藤县开展扶贫领域“机动式”巡视。11月22日下午,自治区党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梧州市及所辖藤县工作动员会召开,自治区党委第二巡视组组长...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