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服务大厅
西安市鄠邑区的尚某8个月前在西安北郊一工地干活时摔伤,因3.5万元医疗费与施工方发生纠纷寻求法律援助。西安市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诉前调解室法官8月12日接案后多次调解,双方于8月30日达成最终协议,并履行了法律手续,矛盾得到圆满化解。此案是西安市未央区探索构建社会治理“323”新机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真正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事情全办清”的效果。
9月1日,记者来到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一楼大厅,穿着制服的导引人员马上迎上来询问,“请问您需要办理哪方面的事?要不要帮助……”记者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边走边介绍:一层设1厅12室,整合信访接待、诉前调解、行政争议化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资源。通过运用“全周期管理”,推动入驻中心部门职能融合,形成矛盾纠纷调处“一窗受理、多元化解、事后防复”的工作闭环,实现受理群众来访、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解决群众问题“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理“堵心事”不再跑“冤枉路”“折返路”。
“太感谢咱法官了,帮我讨回了公道!”在诉前调解室,鄠邑区尚某在法律调解书上签名。他说自己在工作中摔伤后,要赔偿无门,听说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能解决问题,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没想到经过法官调解很快就能拿到赔偿金了。法官李峰介绍说:“诉前调解室7月启用以来,已免费受理了7起此类案件,全部把矛盾消灭在了萌芽当中。”
来到三层智慧化大厅,这里设3厅11室2中心,整合12345热线、社会治理志愿者联盟、法学会专家会诊、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络信息安全监测指挥、社会治理数字化指挥、综合调度和应急指挥等职能,利用信息化指挥平台,建成集发现问题、流转交办、协调联动、研判预警、应急指挥、调度处置、督导考核等为一体的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体系,有力拓宽社会治理维度和深度,切实提高全区社会治理应急处突能力和融合治理效能。
“以上就是未央区委以机制改革创新破题,围绕‘服务’和‘治理’两条主线,推行社会治理‘323’机制模式。”工作人员说,第一个“3”是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2”是建设优化“智慧基座”和“人工基座”;第二个“3”即坊里办(村、社区)联席会、街里办(街道)联席会、区里办(区级)联席会。通过“三个中心、两个基座、三级平台”机制,随时研判解决问题,实现从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从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从单向治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社区能解决的问题“坊里办”,解决不了的“街里办”,街道解决不了的上报“区里办”。如今,在未央区,三级理民事解民忧平台让群众的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能“马上办”“家门口办”,件件都有着落。
王利利张屯赵丽莉
西安市未央区“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之六
新闻推荐
朱雪莹在比赛中。董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新华社西安9月4日电(记者姚友明)奥运会女子蹦床冠军朱雪莹4日成为首个...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