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首个国内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格和水平最高的体育赛事。因此,防疫工作成为竞赛之外的又一个重点。记者9月13日抵达西安,在这4天内,体验到这届全运会细致入微的防控措施。
闭环管理
记者这几天的行程是赛场和媒体村的“两点一线”。出于防疫要求的考虑,记者前往各赛场采访,得提前预约。
无论是进村还是进赛场,都需要出示“全运通”平台上的四个绿码(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打卡、防疫健康)。
记者进村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核酸检测,此后,每48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而曾采访东京奥运会的同行,还经历了“双采双检”的“特殊待遇”。为了方便早出晚归的记者,媒体村核酸采样点每天6点到24点提供服务。
媒体村内的防疫也是毫不含糊,住宿全是单人单间,媒体食堂也是单人单桌,餐桌上安装透明隔板,隔板上还设计了挂口罩的钩子,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小细节。
入住期间,所有人不得会客、私自外出、收寄快递(外卖),不得参加旅游购物等与赛事无关的其他活动。
冬奥预演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届全运会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首个国内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借鉴东京奥运会经验制定防疫方案,努力达成疫情“零感染”目标。
本届全运会允许观众入场观赛,但必须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预计将有数十万观众前往一系列新建体育场馆现场观战。
眼下距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只有100多天,本届全运会是对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的一次预演。15日晚的开幕式吸引数万名观众,这与东京奥运会期间的空看台形成鲜明对比。现场观众基本都佩戴口罩,但参加开幕式的运动员包括旗手朱婷、火炬手苏炳添等,都没有戴口罩。主办方灵活而又谨慎的措施显示了中国对大型体育赛事疫情控制的能力和信心。
封闭训练
开幕式之前,多个项目已经提前开始,随着全运会的开幕,安徽多个运动队陆续抵达陕西。
安徽射击步手枪队9月10日抵达西安,“全运会资格赛结束后,进行了几次外训外访,自7月南京疫情暴发后,队伍就开始封闭训练,按照要求每天在‘全运通’平台打卡,并在来西安前14天、7天、48小时进行了三次核酸检测。”安徽省射击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程昊告诉记者。
在8月18日进行的十四运安徽省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上,安徽代表团就表示,本次参赛的工作之一,就是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抓紧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坚决守住底线、确保安全。”
新闻推荐
中秋节将至,西安城投公交集团下属公共自行车公司延续以往惠民举措,中秋节期间(9月19日-9月21日)市民用户可享受3天免费骑用公...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