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文艺演出
记者和工作人员、演出人员合影
记者们庆祝中秋佳节本报记者 王晓峰 摄
“回家的感觉真好!”9月21日,十四运会恰逢中秋节,当晚在媒体村记者餐厅二楼露台上,一场由记者、志愿者、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中秋晚会拉开序幕,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将思乡之情和十四运会的感动凝成了绝美瞬间。
据媒体村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开村后迎来的传统佳节,媒体村精心布置了这场庆祝活动,策划了这场中秋晚会,就是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记者感受家的温暖。
在媒体村,中秋节的温馨从一大早就开始了。当天上午,媒体餐厅门前的志愿者就换上了汉唐服装,微笑着向每位前来用餐的记者说一句:“中秋快乐!”更惊喜的是午餐和晚餐时,成队的志愿者穿着唐装,手持油纸伞和团扇等,从餐厅中游行而过,不时与用餐人打招呼。
当天下午,在全运媒体村的主干路上,也有与中秋有关的各种有趣活动。在志愿者中心门前,志愿者们身穿古装,伴随着王菲的《但愿人长久》翩翩起舞,在中心内,设置了猜灯谜活动,答对的人都可以领取一份西安当地的特色小礼品。
要说最热闹的节目,那一定是晚上的中秋晚会,晚会以“家的味道”为主题呈现,不仅设置了烧烤、啤酒,还有猜灯谜、品茗茶等环节,让走南闯北的记者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来自内蒙古广播电视台90后记者李宇薇说,这是她第一次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过中秋,尽管离家比较远,但在全运会媒体村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晚会在一首甜美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大合唱中落下帷幕,志愿者们自觉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平凡而又琐碎的工作。
本报记者谢斌
新闻推荐
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叫微微一笑,有一种无私的奉献叫有事就叫,他们穿梭在赛场、街道服务你我,风驰电掣是他们行动的概括,他们忙碌...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