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舞台上表演
同学们在演出现场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10月29日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来自西安铁一中的王婉婷、任娇娇、张珈宁、杨笑男、李昂珈5名女生,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闭幕式的舞台上,唱起了歌曲《少年》。活泼的旋律,动感的舞姿,展示了中学生群体不一样的精神风貌。10月30日上午,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面对面与她们畅聊过往点滴。
揭秘全场唯一一个由中学生表演的节目
“从接到演出任务到登台,留给孩子们的准备时间其实挺短的。”西安铁一中合唱团教师杜玥帆告诉记者,好在这个节目6名同学并不陌生。
“一开始是给校文化艺术节准备的,从歌曲选定到舞蹈动作编排,最初的大样都是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最后由声乐和舞蹈老师给予指导。”高二弘远1班任娇娇介绍。
近3分30秒的节目,这个小团队前后磨合了近一年的时间,中间不断调整,有时候是舞蹈动作,有时候是声部的分配,甚至连节奏的把握都要一遍遍过。“之所以选择《少年》,就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们就是最具朝气和活力的少年一代。”高二弘远1班李昂珈道出了初衷。
“得知能够在残特奥会闭幕式上表演,内心特别激动。”直到现在,高一弘文5班杨笑男觉得自己“像做了一场梦”,“第一次走进奥体中心,我第一反应就是‘哇,这个体育场好大呀’。”
表演舞台变大了,意味着已经熟悉小舞台的同学们必须尽快适应,甚至需要对动作进行大幅度修改。彩排阶段,闭幕式导演又提出,为了保证节目效果,只能有5名同学上台。这个节骨眼上,让谁离开都不合适。最终,高一年级弘远6班的杨亦凡主动放弃了。是否会有遗憾?她笑着说:“这次也算参与进来了,相信其他成员会有更好地发挥,以后还有机会。”
10月30日早上,上完两节课后,5名姑娘在学校集合,统一前往奥体中心。当晚的暖场节目一共有9个,《少年》被安排在了倒数第二。这也是全场唯一一个全部由中学生表演的节目。
平时只需要2个8拍就能走到位的她们,演出时整整走了4个8拍。“奥体中心的舞台实在太大了,导演要求我们的表演必须能够带动现场气氛,所以每个人的步子都特别大,动作幅度也要夸张。”高二弘文3班王婉婷说,“有种开演唱会的感觉。”
音乐响起,5名同学心脏剧烈跳动,内心难掩紧张。“追逐生命里光临身边的每道光,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变得闪亮……”变换的灯光伴随着观众们此起彼伏的热烈欢呼,她们的内心反而平静了下来。“当时只有一个想法,要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高一弘文3班张珈宁如是说。
幕后要找到陕西代表团旗帜合影
从抵达奥体中心到表演结束离开,除了候场时的几个节目外,女孩们在现场根本没有机会看别的节目。一方面是安保要求,另一方面她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要和陕西代表团的旗帜合影。演出一结束,5人兵分几路开始寻找。最终,她们圆梦了——在杨笑男的朋友圈里,五个人拉着红旗和旗手一起合了张影。杨笑男配的文案是:向阳而生,寻梦而行。
“我喜欢乒乓球,今年从奥运会开始就一直关注着。十四运会的时候,知道国乒运动员们来陕西,激动了好久。”王婉婷告诉记者,“表演候场时,也看到了部分残疾人运动员代表。他们和我们一样年轻,但是比我们更勇敢,面对梦想勇于追求,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搏和奋斗。”
其实,这已经不是西安铁一中首次亮相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舞台了。在十四运会的开幕式上,该校800人的合唱团就有精彩表现;10月22日,残特奥会的开幕式上,西安铁一中舞蹈队、体操队30名学生参加了开幕式第一篇章《温暖》的表演,也一度刷屏。
对此,孩子们也有话说。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在陕西举办,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感觉又新奇又兴奋。”李昂珈话音刚落,杨笑男接着说,“从工作人员到志愿者,大家都对我们很照顾。还有一些人性化的细节,让我觉得生活在这座城市非常幸福。”张珈宁也表示:“残特奥会是一个为特殊群体举办的体育盛会,我们应该心怀敬意,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铁一赋予我们‘责任与担当’的共同品质。”
“孩子们呈现出了一个特别的舞台,无论是临场发挥能力还是控场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有助于她们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历,也为学习文化课增添了动力。”西安铁一中合唱团指挥马雅妮说。
本报记者石喻涵实习生胡茜
新闻推荐
“菜单式服务”让校园“多彩有趣” 阎良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各有特色
田间劳动的快乐针对“双减”政策的实施,西安市阎良区各学校纷纷行动起来。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