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年底,不少人关心自己的生活和钱袋子。近日,一份《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日渐重视养老储备,每月储蓄金额平均1624元。
多因素下年轻人开始存钱
月均储蓄1624元
近期,一份《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养老储备日渐受到中国年轻一代(18-34岁)的重视,储蓄率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年轻一代每月的储蓄比例从2020年的20%升到今年的25%,每月储蓄金额达到平均1624元,在35岁及以上群体达1727元。
该报告认为,储蓄率的提升受到多个原因的影响。一方面,去年以来,疫情余波未平,76%的年轻一代表示计划增加应急储备。同时,相对于35岁以上人群,年轻一代养老储备目标更高。
华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结果也显示,储蓄意愿上升,投资意愿下降。
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不少年轻人储蓄意愿上升,可能跟疫情有非常大的关系。疫情影响到很多行业,有的年轻人收入减少但花费没少,这个尴尬的现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心态。为防止出现紧急情况,年轻人通过存款来应急,所以年轻人储蓄比例在增加,储蓄意愿上升。最近还有一个对应的数据是,一些行业的消费有所下行,这其实跟储蓄增加是反向关系,反映出一些年轻人的心态和资金的变化。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仝铁汉认为,年轻人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年轻人的风险意识增强,增加储蓄可以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暂时失业、疾病、养老等风险;其次,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发生改变,树立了理财观念并日益趋于成熟;再者,可能受目前的内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自身的条件所致,没有其他合适的投资渠道进行投资,因此而选择储蓄。
年轻人平均到31岁才开始启动养老储备
调查显示,养老储备日渐受到年轻一代(18-34岁)的重视,但年轻一代投资养老的观念仍待加强。年轻一代平均到31岁才开始启动养老储备,时间仍然偏晚,不利于他们的养老金累积。
虽然年轻一代在增加储蓄的道路上取得进展,但仍然缺乏合理而充分的投资。调查显示,接近四分之一的年轻一代仍将现金存款视作养老储备的主要形式,23%的年轻受访者表示自己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导致较少参与投资。调查还显示,87%的年轻受访者表示,财务状况是影响他们整体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
李大霄表示,目前不少人面临“上有老下有小”,财务收支会影响到年轻人对达成养老财务目标的信心,不妨静下心来学习金融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预算规划。
财经评论人士杨德龙表示,不少人感慨未富先老,说明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年轻人需要在积累一定财富的基础上,适时学习投资理财,争取“以时间换空间,做时间的朋友”。比如,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或者抓住价值投资的基金,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华商报记者 黄涛
新闻推荐
在古城西安,有这样一支来自公安系统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暖蓝”。今年以来,市委文明办充分发挥职能作...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