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海阳新闻 > 正文

俺全村百姓的好儿子

来源:烟台晚报 2011-07-02 05:45   https://www.yybnet.net/

【导读】家境贫穷连初中没有念完的他,19岁外出打拼,硬是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劲头,闯出了一片天地。一条腿残疾了,但他身残志坚。如今脱贫致富的他,念念不忘那一片养育他的故土,以及因一直喝着无法改变的“懒水”而牙齿变黄的父老乡亲们。他又回到了家乡,无偿投资,为百姓建起了净化水厂,让村里老少免费喝上了净化水。仅这一项,每年可为村民节省水费30多万元。

讲述: 海阳市鲁古埠村村民刘建义记录并摄影:YMG记者于君

生活艰辛,19岁踏上打工路

43岁的刘建义,出生在海阳市鲁古埠村,中共党员。步入中年的他,中等个头儿,有着中年男人的练达、成熟和稳重。提起这个水厂,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也打开了这个中年男子的话匣子。

他从小出生在这个小山村,退回20多年前,十五六岁的他正上初中,因为家里贫穷,初中没念完,他就辍学了。从此,跟着父亲种地干活。年少的他承受不了繁重的体力活,累“熊”了。19岁那年,他对父母说:“我要出去闯一闯”。从此,他离开了山村,只身去了招远,在一家建筑单位找到了一份电气焊的活。1个月100多元的工资,让他很满足。他人勤快、不怕脏累,又能干,很快,他把电气焊这门手艺就学会了,也熟练掌握了水电暖的安装技术。

也就是在这家建筑单位,他结识了倾心相伴的一个女孩,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当年,女孩在这家建筑单位干油漆工。1992年,24岁的他,在女方父母的反对中结婚了,两人只请了几个朋友一起吃了顿饭,就算结婚了。

婚后,他们租房住,开始白手起家。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他,这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家庭,过去让他满足的每个月100多元的工资,开始变得吃紧。每月的工资扣除房租和家庭日常花销,所剩无几。第二年,妻子要生产了,家里连上医院的钱都没有,眼看妻子要生了,他硬着头皮向房东借了300元,送妻子去了医院。儿子的出生,给二人带来了快乐,也给这个原本就拮据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花销。

为给儿子挣奶粉钱,他每次从工地下班,都捡收工地上废弃的易拉罐瓶、空酒瓶等,走一路,捡一路,然后卖掉。晚上出去干点私活,补贴家用。即使这样拼命地干,日子还是维持不下去了。1993年,他与妻子商量,双双辞职了,自己去揽活干。那时候,水电暖市场求大于供,二人恰好会这门手艺,不愁找活干。日子紧张而忙碌着,转眼间,3年的时间过去了,手里有了点积蓄的他,首先想让妻儿住上自己的房子,1996年上半年,他利用自己的积蓄,又出去借了些钱,终于有了自己的“窝”。

飞来横祸,拄起双拐再创业

正在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1996年10月16日,一场车祸从天而降。当天早上,他骑着摩托车带着妻子到工地,被迎面而来的一辆急转弯农用车撞飞了。妻子被撞得落到了路边的冬青树上,捡了一命,而他则是连人带车被撞出10多米远,当他爬起来的时候,头盔的一侧都磨透了。就是这次车祸,导致腿部粉碎性骨折。

住院治疗几个月,他的腿尽管保住了,但已成残疾。因股骨头损伤严重,比另一条腿短了一大截,医生为让他两条腿一般长,采取牵引中间添充了一块钢板的办法,腿里嵌了一块冰凉的钢板,硬邦邦的,让他的这条腿无法打弯,从此,他走起路来就变得一歪一拐,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条腿“一米七”,一条腿成了“一米八”。这一年,他才28岁。

年轻的他很要好。怕让别人看到自己残疾抬不起头来,他咬着牙,用两手硬生生地扳着腿打弯,疼得他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可是再苦再难,他也要坚持下来。为了能早日恢复正常,他又强迫自己骑自行车锻炼,他的妻子在后面为他扶着车,见他那么遭罪,心疼丈夫,不禁在身后哭了起来……

本来家庭条件稍稍有点起色,结果又遇上了这么一场车祸,又让这个家庭跌入了低谷。

这次车祸,让他在家里呆了半年多,他心里那个急啊,家里没有了他这个顶梁柱挣钱,妻子要一边照顾他,还要照顾孩子,还得想法做零工挣点钱,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

半年多后,还没有扔掉拐杖的他再也坐不住了,拄着双拐让妻子用自行车把他带到工地,妻子为他做了一个小板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时把小凳子放好让他坐下,从此,工地上出现了一个总是坐着安装暖气的人。这时候,妻子就变成了他的腿,他要什么,妻子拿什么。管子、暖气片等都是妻子搬到他的面前。妻子的不离不弃和儿子的懂事,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他诚心待人,活又干得漂亮,找他干活的人越来越多。

1998年,一条腿残疾的他,与妻子承揽一座楼的水电暖工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大工程,也就是这个大工程,让他挖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现在,他不满足于承接各种水电暖安装工程了,又拓展了业务,2008年又买来挖掘机和斯太尔翻斗大货车,开始“进军”建筑土石方工程。而今的他,早已走出了当年的困境,让妻儿住上了楼房,有了高级轿车……

脱贫致富,想起乡亲的那口黄牙

致富不忘社会。事业有成的他,没有忘记养育他的家乡人。他想到小时候,村人一直喝的是无法改变的“懒水”,所以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是一口大黄牙,而这口大黄牙让村里平添了许多“光棍汉”。当时,周围村民有句民谣:“有姑娘不嫁鲁古埠,吃水要去二里路。”说的就是鲁古埠村要想喝点好水很困难。村里人每逢过年过节,要到远处去挑水,专门留着给客人泡茶喝,所以,大家有了姑娘也不愿意嫁到这个村来。

现在,村里的人有条件了,便买水喝,但一年下来的费用不在少数。想让牙齿变白,是刘建义从小的愿望。而今,致富了的他,自己能喝上好水了,但他想到养育他的家乡。2008年下半年,他开始在村里着手筹划选址建水厂,实现父老乡亲喝上好水的愿望。他以年租金3万元租下了一片厂房。投资1万元,在厂房里打了一眼井,然后,又投资上了一套净水设备。一番紧锣密鼓后,于2009年6月,水厂正式投入使用,从此,村里的百姓喝上了免费的净化水!

每天中午和晚上下班时间,是水厂最热闹的时候,村里男女老少,有的骑着自行车前来,也有推着小推车来的,说着笑着,带着水桶前来灌水!愿灌多少就灌多少。在百姓的欢声笑语中,是刘建义为维护水厂、电费、房租以及人工费等每年仅用于水厂的正常运转达20多万元,每年为百姓节约水费30多万元。

他是俺全村百姓的好儿子

为百姓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之后,从去年开始,每逢过年过节,刘建义又给村民发“福利”:每家每户10斤鸡蛋。村里的红白喜事,村里老烈属住院没有钱,只要他遇上了,他总是热心资助。

村民有爱好京剧、吕剧的,但苦于没有乐器和音响,他听说后,又出资为村民买来了一整套乐器,架子鼓、电子琴、葫芦丝、萨克斯、音响、功放等等,还免费为村民提供场地和舞台,让村民们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自娱自乐。

刘建义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不绝赞誉。村民刘本论告诉记者:“他是俺全村老百姓的好儿子!你想想,我们村就是养儿子的一年当中也没有几个免费送水给老人喝的,而人家让我们尽管拉、尽管灌,一年给俺省多少水钱啊!”

“许多人富了,不一定想着别人呢,但他(指刘建义)本人还残疾,却能想着俺老百姓,真是难得。他确实是俺全村百姓的好儿子!”前来打水的村民异口同声地说。

面对百姓的称赞,刘建义说:“我做事有个原则,一要对得起良心,二要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他的妻子则说:“过去他投资建水厂给村民免费供水,我很不赞成,感觉他是在‘败家\’,现在看来,他为村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做对了,俺得大力支持他。”

新闻推荐

昨日,“海阳亚运村”首次走入公众视野———, 亚运村堪比“一座城”

文字YMG记者张晋摄影YMG记者申吉忠■新闻背景昨日,第三届亚沙会团长大会在海阳成功举行。海阳亚沙会组委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得到亚奥理事会、各国家和地...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俺全村百姓的好儿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