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热爱民间手艺
昨日下午,记者在海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见到了剪纸巧匠吕月华。吕月华是海阳市留格镇山口村人,今年66岁的老人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说起话来干脆利索,双眼视力极佳,连穿针引线都不需要眼镜辅助。
吕月华踏上民艺道路完全来自长辈的熏陶。她告诉记者,当年,自己的外祖母、母亲都是乡镇有名的巧手。自记事起,就经常见长辈们画画、剪纸,那时候她就对彩剪飞舞的样子感觉新奇,时间长了,自己也喜欢上了这门民艺。“如果没记错,我是从7岁开始学剪纸的。”吕月华说,那时候会剪纸的人不多,母亲传授这门技艺的目的应该是让自己更好的谋生。时至今日,吕月华也不曾想到,正是因早年的基础,后来自己竟走上了民间手艺的道路。
■为亚沙会祝福
海阳,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桂冠,精彩绝伦的艺术作品辈出。亚沙会举办在即,很多民间艺人围绕亚沙做文章。今年,吕月华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剪纸技术来为亚沙会添彩。
半年前,吕月华便开始思量作品的内容。经一番推敲,她结合亚沙会特色以及海阳独有的文化元素,自主创作出《龙凤飞舞迎亚沙》、《海阳亚沙欢迎您》、《二龙戏珠》等多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
“这幅《龙凤飞舞迎亚沙》剪纸看着简单,可着实花了不少功夫,经常是剪几刀,再思量琢磨好一阵。”吕月华说,这多幅作品主要以龙和凤为造型,一是突出龙年,再就是突出亚沙会举办地‘凤城\’。记者注意到,众多作品中,尤以《二龙戏珠》最为引人注目。那细细的龙须、密密龙鳞,以及对称的剪纸手法,让人诧异。“这个作品长宽均为61.6厘米,正好契合第三届亚沙会开幕时间,历时2个周剪成。”吕月华说,她的剪纸都是自主构思设计的,不管是什么图案,只要看到过,她就能剪出来。
■让民艺不失传
刺绣、布艺、绘画……吕月华不仅剪纸玩得转,只要是跟民间艺术能搭上边的东西,她都愿意摸索和学习。
走进吕月华的作品室,记者看到,室内四周满满地挂着生肖、花卉、枕头等绣制品和包装精美的几十件剪纸作品。“这些都是我亲手绣制的。我年纪大了,平时也没啥事,就爱捣鼓个剪纸、绘画之类。”吕月华说,她一直有个心愿,想把这些越来越鲜有人会的老手艺通过合适的方式教给下一代,以免失传。
“现在从事手工制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许多传统手艺在社会上得不到足够重视,面临失传。”吕月华说,民艺是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民艺正不断遭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面临着衰退趋势,但可以找到新旧民艺的结合点,让传承更自然。
随着民间文化逐渐挖掘,海阳市老干局组建了老年艺术团,团中有众多擅长各领域的艺人,吕月华也是其中的一员。“我能活跃在其中感到非常开心,在那我不光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相互学习,互为师友。”吕月华开心地笑着说,她已经教会了好多人剪纸,并且他们剪得也蛮不错,前些天还有位泰安的女士打电话给我,说要过来拜师学艺。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泓炜通讯员车德生)因酒后无聊,想听女人的声音,海阳市发城镇村民王某疯狂拨打110报警电话,结果换来了被依法行政拘留十天的结局。19日20...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