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尽管天空飘起了雪花,但依旧挡不住市民逛庙会的热情。又有2.1万人走进毓璜顶庙会,尽享胶东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
YMG记者孙致霞
通讯员邓月华王汝生
抢眼的海阳大秧歌,一亮相迎来“碰头彩”
昨天一大早,还不到8点,来自海阳市的大秧歌队已经敲锣打鼓从公园南门进入庙会。由70多人组成的秧歌队,绕公园转了一大圈,然后进入戏台广场开始表演。
广场周边早已围了密密麻麻的市民等待观看。锣鼓点一响,最先上场的、留着白胡子的“太白金星”,精神抖擞双手合拢向观众问好,立即赢得场下一片掌声。紧接着,70多名演员扭着秧歌陆续上场,演员们扮相夸张,表演风趣,引来观众笑声不断。
据了解,海阳市民政局秧歌队成立于2002年前后,迄今已有10年的历史,队员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由部队转业干部、农民、老干部和退休工人组成,大都五六十岁,跑驴的李大叔已73岁。65岁的队长程绍京告诉记者,他们每年演出都不下70场,曾在迎接奥运火炬进海阳的欢迎仪式上表演过,也曾在迎亚沙会开幕式上表演过。
“我们都爱跳大秧歌,这是第五年来参加毓璜顶庙会演出了,能为烟台市民表演大秧歌,我们心里很高兴。”程队长说。
装饰古色古香,红色贯穿整个庙会
今年的毓璜顶庙会装饰独具特色,代表热烈、吉祥、绚丽、喜庆的红色,贯穿于整个庙会。有红灯笼、装饰画、彩旗、条幅,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体现出浓浓的民俗韵味。
园内的主路装饰也很有特点。本届庙会启动“毓璜顶民间手工艺旅游纪念品步行街”,道路两侧悬挂红色灯笼,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展位摆放道路两侧,方便游客品尝各类特色小吃。主道路两侧悬挂的灯笼,中间用红色的小旗连接,组成一条节日的长廊,围栏上张贴中国元素的喜庆图案,沿着园内路边挂满红灯笼,犹如蜿蜒的巨龙。
据毓璜顶公园黄主任介绍,本次庙会结合“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营造浓厚的“贺年会”氛围,挖掘传统的“福文化”,开发了一批贺年福产品,打造地方标志性民俗文化活动品牌,从而带动旅游消费、传承创新春节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另外,为了保证庙会的安全,市园林处联合消防、公安等部门对进园游客实行消防管制,古庙区内严禁烧纸和1米以上的高香,严禁游客自带香、纸进入公园。正月初九严禁在玉皇庙内烧香,游客集中在庙前广场烧香,庙内只允许开展请“福牌”、系“红绳”、点“红烛”等活动。
王大珍老人不顾寒冷,一天义卖200多元
昨天上午,老艺人王大珍把自己亲手制作的70多件贝雕搬进庙会进行义卖,当天就卖了200多元钱。老人义卖地点就在毓璜顶庙会南门入口显眼的地方,这是毓璜顶庙会组委会专门为老人安排的,公园还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帮老人义卖。王大珍老人制作的贝雕品种多样,有龙、凤、孔雀开屏、茶壶、刺猬、十二生肖、公主、秧歌队等,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龙。在现场,烟台二中的一对姓徐的双胞胎姐妹,各花2元钱买走了几个用贝壳做的小老虎。到下午3点多钟,王大珍老人数了一下义卖箱里的“爱心款”,已达到265元。
王大珍老人说,明天还要来义卖,所卖的钱全部捐献给市慈善总会。
福山下官乐村抬阁,失传50多年终于露面
记者获悉,初八、初九两天,失传50多年的福山区张格庄镇下官乐村抬阁将与市民见面。
下官乐村抬阁源于清朝末年,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市城管局园林处毓璜顶文化中心的邀请,将于今日在毓璜顶庙会正式亮相。
下官乐村抬阁为16人的抬阁,下面一个木头做的大架子,16人抬起,浩浩荡荡,甚是气派。架子上面装有木杆,每根木杆高度、长度和弯曲度,都是根据表演内容设计的,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两个孩子在抬阁上演绎牛郎织女、白蛇传等民间传说故事。另外,下官乐村除了抬阁外,还有高跷和威风锣鼓等表演。
初八、初九上下午,还将有精彩的魔术杂技类专场演出。同台演出的魔术师有的来自吴桥,有的属于本地人,六七个魔术师将同台竞技,那将是“魔力四射”的一刻。其中,进行表演的魔术师郝龙,从事魔术表演已近十年,经过名师指点和自身努力,现已达到很高境界,曾数度参加烟台春晚的演出,广受好评,曾获全国魔术大赛优秀表演奖。此次,他为庙会特意赶排的大型魔术“大变活人”,在传统魔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市民领略到魔术的奇妙世界。
还有一档精彩的节目“喷火”。该节目是由优秀青年演员蝈蝈表演,他把传统的川剧变脸与特技喷火巧妙结合在一起,让观众有惊险刺激的精彩感觉。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董方义通讯员袁圣凯李娜)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将于2012年6月16日至22日在烟台海阳举行。昨起至6月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开展“...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