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八旬退休老人
寻英雄哥哥埋葬地
据了解,林女士的母亲叫刘桂卿,是海阳市大阎家镇鲁古埠村人(现为经济开发区鲁古埠村)。1945年,刘春发参加革命,成为胶东五师十五团侦察连的一名战士。1946年,从部队传来消息,年轻的刘春发在一次侦察敌情时被敌人发现包围,不幸牺牲。
林女士说,舅舅刘春发至今不知埋骨何处,母亲每当想起这事就倍感伤怀,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找到哥哥遗骨的埋葬处,看看他牺牲的地方。
刘桂卿老人一生历尽挫折和苦难。小时候家乡闹灾荒,父亲用小车将她推到烟台、威海等地,靠拉风箱、纺棉花之类的粗活谋生。1947年,刘桂卿老人参军入伍,如今已是四世同堂。每逢周末,一家人聚到老人这里,其乐融融。但每当全家团聚之时,老人就会想起现在尸骨不知埋葬何处的哥哥。老人说,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埋葬哥哥忠骨的墓地。
根据林女士提供的信息,记者与海阳市民政部门和海阳市烈士陵园进行了沟通,对方表示,将尽快帮助查找关于刘春发的相关资料。
海阳资料显示安葬地
为“潍坊昌邑于子埠”
昨日一早,记者接到海阳市烈士陵园工作人员李新学的电话,称已找到关于刘春发烈士的资料,这让记者心里一阵惊喜,便立即动身前往烈士陵园。
在烈士陵园办公室,李新学正在查阅《山东省海阳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在这本厚达669页的《山东省海阳县革命烈士英名录》里,记载了近7000名海阳籍烈士的资料。在刘春发烈士的资料一栏,记者看到,刘春发生于1918年,籍贯为海阳县大阎家公社鲁古埠大队,1943年3月入党,1945年2月参加革命,系胶东五师十五团侦察队战士,1946年2月牺牲于高密朱阳战斗中,安葬地点为潍坊昌邑于子埠。
昌邑民政部门参与到
寻英骨埋葬地行动中
有了线索后,记者便立即着手与潍坊昌邑市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在海阳市民政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拨通了潍坊昌邑市民政局优抚科的电话,可对方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昌邑没有“于子埠”这个地方。
虽然刚刚查询到的线索又断了,但对方表示,可以提供当地烈士陵园和镇街党委的联系方式,与本报记者一起帮忙寻找烈士的英骨埋葬地。
“由于当年战争激烈,很多战士牺牲后都是就地掩埋,根本没有条件将其尸骨运回原籍。人们用毛笔将其生平情况书写在木牌上,而经过多年风吹日晒后,很多木头牌上的笔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导致许多牺牲的战士变成无名英烈,同时也给后人的整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李新学说,“编纂英名录时,不排除要根据一些经历过战争的幸存者口述整理,再加上现在部分地区区域划分和地名更改,因此,英名录也可能会与现实情况有所出入。”
如果您知道刘春发其人或参加过高密朱阳战役,可以向96110提供线索,以帮助八旬老人刘桂卿在有生之年完成心愿。
YMG莱州记者刘锡新
YMG海阳记者吕娇娜
YMG记者凌云鹏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杜娜)昨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获悉,为掌握亚沙会赛区海域水文气象及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确保亚沙会顺利进行,自5月1日开...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