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海阳记者王宁摄影报道
SOD苹果以富含抗氧化酶被专家认为是高科技绿色纯天然生态果品。不过,评价如此高的苹果在烟台市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前日,记者来到烟台市SOD苹果种植大村———海阳市辛安镇南丁村,这里的SOD苹果已由去年全村60亩的种植面积一下子降了40亩。
无市场:好果卖出了“白菜价”
来到南丁村,秋风吹拂在一望无际的果园里,淡淡果香迎面扑来。果农宋树国正在果园里灌溉果树,一个个长势喜人的苹果摘下袋后正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今年果子长势不错啊,您家种的也是SOD苹果吗?”记者不禁问道。
对于SOD这个名词,南丁村果农再熟悉不过,这是去年村里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将SOD(抗氧化酶)喷施到苹果上,使苹果内含有丰富的SOD因子,SOD苹果也因其高营养含量被认为是保健果。
听到记者提及SOD,宋树国脸色有些难看。
“不种啦,不种啦,一点都不赚钱,谁还费那工夫?”宋树国的话听起来有些沉重,什么原因让果农对SOD谈及色变?
“SOD苹果根本没有市场。”宋树国一语道破,“去年刚引进时觉得这种果营养含量高,相信能卖个好价钱,所以家里80%的果树都喷上了SOD,丰收时根本无人问津,其他省外地区SOD苹果能卖上50元一个,我们5块钱一斤都没人买。”
说到这,宋树国扒拉着手指向记者算了一笔帐,去年,套袋3万个,投入1800多元购买SOD,除去投入,每个苹果还得贴上SOD 标识,这一块额外费时费工,“SOD苹果下果的时间比普通苹果还晚1个星期,丰收时因为没有市场,只能按比普通苹果高1毛的价格出售。总体算下来虽说是不赔不赚,但浪费的时间还可以去干瓦工活,时间成本太高。”
高成本的SOD苹果只能以低价出售,付出太多,回报太少,今年宋树国索性放弃了SOD 苹果的种植。
没赚头:种植面积年砍40亩
SOD苹果技术推广后,全村有20多户果农积极响应,种植面积达到60亩。由于当年市场不好,SOD苹果一度滞销,果农没尝到甜头,今年纷纷弃种,导致全村种植面积回落到20亩,只剩5户还在坚持。村里的果业技术员,也是SOD苹果的引进者,宋绍申就是其中一户。
“从烟台农科院教授那里获取SOD的新技术后,我与村支书一起多次前往河南、陕西等地考察。在河南三门峡地区,SOD苹果的覆盖面达到1000多亩,如此大的种植量到丰收时都是供不应求,价格甚至高达50元一个果。”老宋向记者讲述南丁村SOD果的“由来”,“本以为南丁村引进这种新技术也是一条致富路,但没想到咱们烟台地区都不认这个产品。”
为了打开SOD苹果市场,老宋去年还参展了烟台果蔬会,不过收获却不尽如人意,“看的人多,懂的人少,当时只有3名大学生认识到SOD是好东西,我就免费送了他们一人一个尝尝鲜。”老宋认为,SOD的宣传不够,大众认知度低也是导致苹果“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不甘心:品牌“开道”闯市场
今年,虽然南丁村SOD苹果的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但这并没有挫败老宋的信心,他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再努力试一把看看。
老宋介绍,南丁村的SOD苹果品质一点不比河南、陕西等地差,苹果每年经过5次喷施SOD活性酶制剂,去年SOD果的含酶度比普通果高出2倍多,今年由于加大SOD投入力度,含酶度有望超过3倍。
但为什么同样的苹果品质却卖不出人家50元一个的价格?老宋深知,光有产品质量,没有品牌支撑,苹果转型走高端,显得没有“底气”。
“去年SOD苹果市场低迷,我们打算以较低价格卖给河南等地的收购商,但人家考虑到我们尚未形成规模,没有自己的品牌保证,最后买卖以失败告终。其实,南丁村的果农都是果树管理行家,只是还不懂得市场销售。”基于这个认识,老宋决定不甘只做苹果“种植户”,要做品牌“开拓者”。
为此,今年老宋种植的SOD苹果,全部印上了南丁村10多年的老牌子“南香丁里”,用品牌开道再闯市场。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致霞)记者昨天获悉,受海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委托,10月22日上午10时,山东同亨拍卖有限公司将在海阳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大厅,对亚沙会部分物资进...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