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于明君通讯员王善浩张艳摄影报道)为进一步推进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日前,烟台市卫生部门会同公安部门集中开展代号为“亮剑风暴”的打击非法行医集中联合执法行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查办一批案件,严肃查处非法行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医疗服务市场。记者了解到,截止到目前,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查处近百家无证行医机构。
牙科黑诊所披着“工作室”外衣
“打击非法行医,维护群众就医安全,卫生行政部门责无旁贷。”卫生部门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此之前,烟台市已经连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规行为,因此,无证行医已在市区无立足之地,只能转到城乡结合部或农村。
日前,海阳市一家名为“××工作室”的场所引起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注意。当执法人员准备进入该工作室进行监督检查时,屋内一女子看到执法人员,立即走出屋外并紧闭大门,阻止执法人员进入。经过多次交涉,最终该女子才同意执法人员进入。在屋内,2台口腔综合治疗椅上,杂乱地摆着酒精灯、已打开的一次性口腔治疗器械盒等。在治疗椅旁的灰色垃圾桶内,盛放着不少使用过的镊子、口罩等医疗废物。在一旁的柜子内,执法人员发现,本该一次性使用的口腔治疗器械盒竟大量被反复使用,整个柜子盛得满满当当,上面写着患者名字。“你是这里的负责人吗?”“不是,我只是住在这里,其余情况不了解,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位女子说。
当执法人员询问情况时,该女子极不配合。执法人员对她做了说服工作,该女子终于交待,这工作室其实是牙科诊所,她是负责人,平时为附近患者镶牙。因其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她本人也没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执法人员依法对这个披着“工作室”外衣的牙科诊所进行了处理。
重点打击“游医、假医、医托”
据悉,此次“亮剑风暴”集中联合执法行动打击的重点是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未取得卫生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而从事医疗服务的“游医”、“假医”;欺骗患者的“医托”等。
此次行动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疗行为。以“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为重点,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以农贸市场、集市、大型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严厉打击坑害群众利益的游医、假医;以城市生活美容机构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零售药店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
发现非法行医行为可举报
市卫生局相关人士提醒市民,市民如有医疗需求,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要注意“四看”。一看医疗机构内有没有在明显位置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看开展的诊疗活动是否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内等;三看医生有没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是否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四看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执业地点是否与许可证以及执业证书核准注册的地点相符合。
另外,应注意识别非法诊所的特征:主要包括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务人员无执业资质;什么难治治什么,如“乙肝”等;专治难言之隐,如“性病”等;小诊所包治百病;条件简陋,低价诱人。市民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不找“黑诊所、黑医生”看病。欢迎广大市民监督举报非法行医活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杨健)“刚才在家里请专业人员测了一下水质,说TDS值500多,这是啥意思,水还能喝不?一般多少才算标准?”昨日本报“微报两会”微信热线中,家住前进街的...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