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徐永伟 通讯员 孙飞飞
步入凤城街道姚家岭社区,一排排楼房规划整齐,一条条道路整洁平坦,鲜花绿草生机盎然,文化大院、超市、广场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幸福笑脸在姚家岭居民的脸上尽情绽放。都市化的乡村,城市化的生活,在姚家岭变为了现实。这些变化,得益于乡村文明行动。近年来,姚家岭社区始终坚持建设乡村文明、实现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围绕“四德”工程要求,不断创新措施、提升标准,积极倡树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推进新文明,村居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社区干净漂亮了居民心情更舒畅了
8月15日傍晚,在姚家岭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几名村民正高兴地随着音乐起舞,“环境美化行动让整个社区变干净了、漂亮了,在这里跳个舞、健个身俺们心情更舒畅了。”正在跳舞的张大姐笑着说。
姚家岭社区始终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提升形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来抓,先后投资2.6亿元,彻底改变了姚家岭社区的面貌。如今,一个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已基本建设完成。目前,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的姚家岭新村已全部交付使用,小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洁化工程全面完成。同时,先后投资完成了小区沥青路面铺设、高标准绿化等配套设施,完善了小区安保系统、消防系统、音响系统,设立了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投资建设地源热泵采暖、中央空调制冷工程,实现了家家户户“冬有取暖、夏有冷风”。建设日处理200立方的污水处理系统一套,建垃圾中转池三个,在小区配置各种垃圾箱60个,建立25人的专职清洁队伍,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日运。
居民素质提升了凝聚力更强了
“我们通过实施‘四德\’工程,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社区居民的素质明显提升了,凝聚力更强了。”在谈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积极意义时,姚家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勤烈说。
姚家岭社区通过开设道德讲堂、举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广泛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理论宣讲。评选出姚家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优秀典型,在社区形成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友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深化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制作文化墙300余平方米,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导读书学习之风,推动农民文明礼仪养成实践。大力实施文化强村战略。投资购买高档音响设备,搭建社区文化礼堂、文体活动室。在保持和扩大太极拳队、舞蹈队、合唱团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支60人的“夕阳红”文艺队,自搞创作、自编自演三句半、小型地方戏曲等节目,在春节、国庆节等节日进行汇演,用文化活动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形成和谐、稳定、祥和氛围。
婚丧嫁娶“钱味”少了“人情味”多了
“现在,我们姚家岭300多户居民已全部签订了丧事简办公约,在社区的丧事上已见不到白大褂、宴请、吹手,哪家老人过世了就在新建的殡仪馆进行简单的告别仪式,办一场丧事都超不过3000元。”姚家岭社区工作人员徐希平说:“通过倡导厚养薄葬,使村民真正认识到了让老人生前享福才是孝顺,现在丧事简办在姚家岭社区已蔚然成风。”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姚家岭社区制定完善新《村规民约》、《姚家岭社区喜事新办与丧事简办实施办法》,成立6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全面负责村中喜事、丧事的服务及监督工作,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完全杜绝小区内外乱贴红纸现象。投资建设姚家岭社区殡仪馆,馆内配有音响、食堂等设施,简化了治丧仪式,减少了治丧费用,培育了文明新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亓慧)近来,凤城街道党委立足群众文化需求,以提升精神文明、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在三支队伍基础上加大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力度,不断创新。每到晚饭后,凤城大街小巷到处都...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