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的根基,打造好社区,就能发挥社区服务居民群众、维护基层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走出城市管理的“智慧一步”
□本报记者 朱虹
典型事例——
改革路径——
12月4日傍晚,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戴花园社区居民张正瑜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社区服务中心三楼的“四点半学校”接孩子回家。一路上他碰到了不少和他一样来这里接孩子的居民。张正瑜告诉记者:“社区‘四点半学校\’不收费,孩子下午放学先到这里,有志愿者老师辅导功课。”
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学生,只要到社区办公室填写学生登记表即可入学。这里共有7名辅导教师,辅导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平均每天辅导20到30个小孩,最多的时候能达到70个。
戴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庆仁告诉记者:“当初我们列出了许多服务项目,在入户深入调查的时候发现,‘四点半学校\’是居民选择最多的一项,于是我们把它建立起来。”
市委、市政府把城市社区建设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达规范”的目标要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城市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34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民政局作为牵头部门,组织公安、住建、房管等30多个职能部门进驻社区,形成了齐抓共建社区的合力。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2月2日,莱城区凤城街道吕花园社区书法工作室里热闹非凡,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吕永昌、杨福春等几名社区书法...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