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为抓手,高标准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强抓服务延伸,增强居民凝聚力和向心力。凤城街道———
建新房,改旧房,千万元打造“城市客厅”
走进清馨园社区,“清馨园社区服务中心”占据着社区的中心位置。走进中心,室内宽敞明亮、几净整洁,中心面积达到了1100多平方米,办公设施一应俱全,社区警务室、文体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也是一样不少,让人倍感温馨。
这里原来是一家饭店,全市社区建设以来,凤城街道把这个中心位置租赁下来,进行高标准改造。新东方华庭、北坦等7个社区都是这样,原先没有基础、没有依托,一切从零开始。凤城街道投资1500多万元,通过改建、扩建,服务中心面积都达到了3000多平方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老大难”的问题都给解决了。现在,各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居民乐意光顾的“城市客厅”。
东升社区今年大变样了。大门拆掉了,院中花坛换上了一块大景观石;院墙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葱郁的绿化带;办公楼内,一楼的房间打通了,原来厚厚的砖墙换成了落地窗,服务大厅一下子变得通透明亮。几个房间内摆上了沙发、茶几和棋牌。
社区建起来后,为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方便居民进来,在原来以村为依托的社区内,凤城街道做好“一腾三拆”工作,即社区“两委”成员把办公室腾出来,让给居民做活动室;敞开门、推倒墙、卸掉窗,让社区服务中心窗明几净,吸引居民走进来,感受社区的温馨。
“原来一下班,大门就关了。现在每天到服务中心来玩的居民可多了。”东升社区党总支书记马道佳说。
市民学院,四点半学校……特色服务像磁石一样吸引居民走进社区
下午四点半,花园学校放学了,学生们陆续走出学校,大部分被等候在校门外的家长接走了,而有的学生则背着书包径直来到了凤城街道戴花园社区服务中心三楼的“四点半学校”。
这是社区的会议室,能容纳近百人。整齐的桌椅,明亮的灯光,中央空调吹得室内暖暖的,西南边的墙角处,还有学习用具橱,里面有汉语词典、英汉词典、作业本及其它学习用具。四个大学生村官、三个大学生志愿者免费辅导孩子,有效解决了孩子放学后回家无人看管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综合平台作用,凤城街道在各社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服务。
今年4月23日,凤城街道党委将戴花园社区作为试点正式挂牌成立“社区学院”。以社区现有会议室为教室,定期聘请老师给小区居民讲课。由于讲课内容丰富多彩,符合大众口味,居民踊跃参加。截至目前,戴花园“社区学院”已开设各类讲座32场,培训63场次,受益群众达2300多人次。清馨园、吕花园等社区也都开办了市民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吕花园社区根据社区面积大,居住分散的特点,设立了4个便民服务室,服务室内设有党支部、并设置“服务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版面,工作人员佩戴胸牌,配备《值班记录簿》,实现了服务心贴心、面对面。
新东方华庭秉承打造“市中心城市客厅”这一理念,创新服务理念,进行高端定位,狠抓硬件配置,创新软件服务。在做好“一站式”服务的同时,设立棋牌室、“和人雅室”、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下棋打牌、矛盾调解、党员活动与娱乐的场所。(下转2版)
新闻推荐
12月12日,在莱城区凤城街道清馨园社区,工人正在安装健身器材。清馨园小区是莱芜市较早的小区,居民多但缺乏...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