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明刚 特约记者 温静
1月15日下午,九羊培训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他们是首批参加莱城区农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的200名学员,在重温入党誓词的庄严仪式后,开始他们一场全封闭式的“充电”学习。干了33年村文书的茶业口镇吉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委员李遵新说:“原来只有支部书记参加区里的培训班,没想到这次我们一般干部也要参加,区委这么重视我们,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区委的殷切期望。”
走进课堂取真经
全员参与,一个都不能少。自1月16日开始,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对全区12个镇(街道)676个村(社区)的2200名“两委”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了集中轮训。培训中,对农村干部分类编班,分党员村(居)主任、非党员村(居)主任、党组织副书记、交叉任职“两委”成员等不同班次。
封闭管理,人人是学生。培训班规定了严禁走读、不准会客、不准饮酒、不准外出等培训纪律,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带队跟班,一天三次指纹机考勤,会场屏蔽手机信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培训效果,参训学员严格遵守制度,树立了新一届农村干部的良好形象。“这次培训,讲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回去后我要反复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到的东西。”细心的高庄街道任家庄村村委委员李燕将讲课内容都录了下来;牛泉镇石门村村主任石宪昌,感冒仍坚持上课,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打吊瓶;寨里镇和平村村委委员朱秀翠,孩子不到三岁,坚持参加培训。新一届村“两委”干部的素质让人不由赞叹。
解惑释疑理思路
书记带头,行家里手上讲台。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栾健带头走上讲台,以争做“四型”基层干部为主题党课,拉开了培训的序幕,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区政府副区长等区领导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工作经验为出发点,立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答疑解惑”,农业、民政部门的负责同志也结合业务职能作了辅导报告。
精心编排,课课都精彩。据了解,授课时间虽然平均在两个小时以内,但每位授课人的讲课稿和课件都差不多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同时,通过征求镇(街道)党委、部分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建议,培训改变了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交流互动相结合、领导辅导与典型说法相结合、正面引领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找准农村干部的兴奋点,充分调动积极性。每天晚上,还会组织学员观看新闻联播、先进典型教育片和预防犯罪警示片,增强农村干部党性修养。
治村之道反响深
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几年前的空壳村,到去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就连60岁以上的老人家里都有了汽车。实践表明,发展村集体经济关键是要因村制宜打好优势仗,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口镇野槐峪村党支部书记李笃发的一席话引起了学员们的共鸣。凤城街道戴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庆仁、牛泉镇毕毛埠村党支部书记毕奉水先后走上讲台,为村干部们娓娓道来他们的治村之道和发展之路。
你有好点子,我有妙主意。培训班每天组织一次分组讨论,帮助学员消化吸收,让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许多“致富火花”。一次次交流,一场场碰撞,大家的思路宽了,办法多了,信心足了。羊里镇玄王石村党支部委员玄振琛和村委委员李美玲在讨论课上就蒜黄种植和销售的经验进行了分享,也收到了其他学员的建议。
听表态,更要看行动。每期培训班结业时,都随机抽取1/3以上农村干部上台交流心得体会、工作打算。和庄镇西车辐村村委委员只恒茂上台发言时说:“今后我要全面学习涉农政策法规,勇于担责,积极配合书记和主任,做好自来水管道维护、河道治理等工作。”
新闻推荐
4月15日,在莱城区凤城街道孙花园社区,居民吕宜成正在为85岁高龄的父亲代办高龄老人津贴申请登记。...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