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自全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以来,在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对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作为迎审任务最重、困难最大的市驻地区莱城区,全区干部群众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上下同欲勇挑重担,将其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全民上阵一鼓作气,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奏响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最强音,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赋予了以“精气神”为灵魂的莱城精神新内涵,全区迎审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
莱城“精气神”在迎审中升华。迎审为检验提升莱城各级干部综合素质和行政效能提供了重要机遇,成为当前全区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试金石。
7月23日全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推进会召开;
7月23日晚8点全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推进会召开;
……………“国家卫生城市这块牌子不能丢!”市委书记王良掷地有声的话语振聋发聩,让作为市驻地区的莱城区各级党员干部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面对困难和任务,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军令如山,有令必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莱城区将迎审工作列为“一号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党参与、全民动员、全员参战,全面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大战。
不打折扣地抓好落实是讲政治的最大体现。“我们莱城区历来就有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优良传统,我们现在是背水一战,更是一场生死之战,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区委书记栾健向全区干部群众发出了攻坚号令。莱城区第一时间成立迎审指挥部,书记、区长亲自挂帅,一线指挥,实行区大班子领导分片包干、区直部门单位包社区责任制,将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层层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
什么是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执行力?莱城区党员干部在迎审工作中迸发出的精气神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7月24日一大早,区大班子领导、区直各包社区部门单位就来到各街道社区,现场查找迎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一登记造册,列出清单。面对有史以来最新最严格的国家迎审标准,各级各部门直面困难和问题,自我加压,对迎审标准进行了再提高,形成了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吴花园社区工作组结合全区正在开展的“对标、树标、争标”活动,在理清社区自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专门到泰安岱东农贸市场、五马农贸市场、虎山便民早市和迎春社区进行了考察学习,拿出了更加精细化的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高速度催生高效率。全区上下一呼百应,迎审工作环环相扣、有序开展。区委书记栾健亲临现场督查指导,区长马保岭每周调度、实地督导,区各大班子领导全部亲临一线,亲力亲为,现场指挥;区直各包社区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敢于亮剑,亲自领衔,冲锋陷阵,自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迎审工作上来;各街道和社区干部群众守土尽责,发扬苦干实干作风和困难面前勇于担当的精神,敢啃硬骨头、力拔硬钉子,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在迎审一线不断涌现。
负责西秀大街和凤阳路环境治理的西关社区工作组从迎审工作开始就天天摽在乱搭乱建拆除现场,每天早上6点多就集合包路段部门开会研究拆迁办法,中午饿了匆匆泡上一包方便面,顾不上休息就又来到拆迁一线指挥工作,晚上常常工作到10点多,对此党员干部纷纷感动地说:“领导亲临一线和我们同劳动,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干不好!”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迎审工作任务的最终落脚点是社区和城乡接合部,肩负迎审任务的38个社区(村)党组织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冲锋在前。特别是地处城市中心的东升、东风、东方红等城市社区党员干部白天工作在违建拆除一线,晚上又到违建经营业户家中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还有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姚家岭、鄂庄、小北冶等村党员干部也不甘示弱,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迎审一线默默奉献着。这些单位的基层战斗堡垒先锋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吕花园社区的战斗力太强了,让我们都很吃惊,看上去要一个火车皮才装得下的垃圾,却在短短的2天时间内全部清理干净,还盖起花坛;300多米长的道路在一星期时间就硬化完成并投入使用。”在吕花园社区包片区的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说。
“再难也得想办法解决,不能因为我们东升而拖了迎审工作的后腿。”坚持每日奔波于治理现场的东升社区党总支书记马道佳说。在整治活动前,马道佳刚刚做了手术,但面对迎审这一关键任务,他不顾医生卧床休息的嘱托,一头扎进官寺市场整治现场,带领党员、居民代表进店入户反反复复做拆迁经营业户思想工作。“环境治理是为了大家都好,马书记为了我们连身体都豁出去了,再不主动拆就太对不起他了。”了解实情的经营业户都感动地这样说。
在莱城区,迎审工作没有局外人,人人参与,同舟共济攻坚克难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入莱城的角角落落。初为人母的牛泉镇机关干部王旭光,为支援官寺市场环境治理,小孩在家嗷嗷待哺,她把小孩留给家人照顾,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迎审志愿服务者队伍中来;负责芳馨园社区环境治理的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吴勇,母亲突发脑血栓住院,但他却一天也没耽误工作,把照顾母亲的工作交给妻子和弟弟,工作认真的他只利用中午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去陪一下老人……据统计,从活动开展以来,近4000名参与迎审工作的党员,成立了120多个工作组、突击队,在迎审工作中打主力、当先锋。协调驻军出动800多名官兵,积极投入到河道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本不承担迎审任务的8个镇主动请缨,每个镇精选10名擅长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组成80人的志愿服务队,奔赴城市社区迎审一线。区直部门单位、各镇(街道)机关干部、教师等近5000人主动放弃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走上一线参与城区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活动。
2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迎审成为莱城区“环境建设年”的重要载体,成为优化创业发展环境的强力引擎,为打造莱城转型发展升级版提供了强大动力。
作为主城区,莱城环境的优劣成为莱芜城市形象的一面“镜子”。早在2014年年底,莱城区就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宜居莱城的根本抓手,将2015年定为全区“环境建设年”,全力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创业发展环境。这与正在开展的迎审工作高度契合,更加丰富了“环境建设年”的内容,为全区全方位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城市社区和城乡接合部是迎审工作主战场,面对市场经营杂乱无章和小区环境脏乱不堪、道路交通拥堵严重、违章建筑随处可见等严峻现实,全区上下不退缩、不气馁,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问题被一个个解决,瓶颈被一个个突破,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
官寺市场群是莱芜建设时间最早、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综合性市场。20多年来,官寺市场发挥了流通商品、平抑物价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缺位、硬件欠账,成为全市环境卫生“重灾区”,虽经市、区多次整治,但未见根本改观。官寺市场整治是全市迎审的要害,官寺胜则全局胜,能否拿下这个牵动全市的“老大难”,是对迎审工作的一次大考。为此,莱城区从制约迎审最难点、群众最关注的焦点入手,把官寺市场作为迎审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全力以赴、集中突破,打响了迎审攻坚的第一枪。
官寺市场群指挥部每天早晨不到6点就集合研究办法,不分白天黑夜,饿了就随便对付几口。市场指挥部领导天天摽在一线,常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超前谋划市场改造提升方案,为提前完成市场改造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包社区部门单位和社区“两委”干部甘当“拼命三郎”,白天冒酷暑靠工地,晚上进居入户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仅用两天时间动员活禽市场50多户经营业户全部搬离,为官寺市场全面整治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攻破难点、全盘皆活。官寺市场从7月27日开始发动,29日启动拆迁,仅用6天时间就拆除违章建筑2300多户、3.8万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商铺1600多户、摊点800多个,各种楼面、门面2.2万平方米,清理垃圾近2万方,东关大街、水果市场、花卉市场得到彻底清理、多年来困扰群众的脏乱差问题得以根本解决。通过打赢官寺市场攻坚战,撬动了面上工作开展,青草河、小洼河、红沟河等河道治理,吴花园、石花园、芳馨园等市场建设,西秀街、永安街、泰祥街等街巷整治,万福园社区、北埠社区、吕花园等社区改造提升,迎审的一个个“硬骨头”被相继拿下。
占道经营和露天烧烤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一大“顽症”。莱城区重拳出击、分兵作战,占道经营和露天烧烤现象得到彻底整治。从8月13日晚开始,每天组织工作人员由3名副区长带队,分3组对城区内的占道经营、露天烧烤进行了地毯式规范整治,共规范露天烧烤200余家,取缔露天占道烧烤13家,清理规范店外、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1500余处(次)。
违章建筑、乱搭乱建挤占公共资源,群众意见大,关注度高。莱城区联合市城管、公安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密切配合、敢于碰硬,持续发力,先后出动4.1万余人次,对市区17条主次干道和135条背街小巷进行了集中整治,累计拆除乱搭乱建56万平方米,其中违章建筑11万平方米。孟花园烧烤点、新东方华庭东路口等群众反映强烈、多年未拆除的违章建筑瞬间被夷为平地,一大批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百姓无不拍手称赞。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细胞。特别是大批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破产企业宿舍区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群众怨声载道,渴望早日结束混乱无序的管理状况。莱城区主动作为,将这一难题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惠民之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各无人管理小区逐个清理。在近30年无人问津的北埠老布鞋厂小区,包社区工作组出动各种施工机械彻夜奋战,让小区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大变样,小区居民拉着工作人员的手眼含热泪,连声道谢;在万福园的建工集团小区,包社区工作组在彻底整治小区环境卫生的同时,积极协调建设了高标准的文体广场、文化墙,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纷纷举手点赞。
让发展环境更美好是迎审工作的最终目标。莱城区超前决策,主动延伸迎审工作触角,将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向全区各镇(街道)、社区(村)、企业延伸,不断深化了迎审内涵,实现了环境整治的全方位、全领域。
从8月6日开始,8个镇迅速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针对辖区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及占道经营、“三堆”等问题进行集中执法、全面清理,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5.2万方,拆除乱搭乱建5.2万平方米,促进城乡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
“以前路上乱七八糟的。你看现在到处都很干净了,很宽敞,这么一治理确实好。”口镇居民郭翠玲说。
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领域共同发力。全区各类企业顾大局识大体,积极响应,纷纷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实现自我转型发展,为迎审工作添彩助力。九羊集团、莱芜电厂积极开展扬尘治理;固德化工、汶河化工等7家化工企业实现升级改造,异味污染得到集中治理。同时,166家土(小)企业在执法部门的监督下一一关停。经检测,全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同比改善20%以上,蓝天白云数量增加10%。
3
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莱城区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把迎审工作打造成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百姓点赞的民心工程,为赢得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全民迎审,我们看到的是环境的改变,折射出的是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从困难最大、任务最重的环境整治区域到全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标杆,仅用2个月的时间,莱城区实现了华丽转身,这是全区上下同欲、干群一心、合力攻坚的结果。从活动一开始,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工作在迎审一线,衣服湿透了,皮肤晒黑了,手上磨起了血泡,成为常态,但他们毫无怨言从不叫苦叫累,用锲而不舍的顽强作风和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民心,融洽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干部形象。
社会各界群众通过迎审看到了变化、感到了便利、得到了实惠,一步步从过去的旁观者、议论者,甚至抱怨者,逐渐转变成了迎审的建言者、参与者、献策者,人人成为城市环境的守护者。东升社区居民金德花积极做烧烤店女儿的思想工作,动员其主动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水果市场诊所医生亓仲秋率先拆除了建在路边的卫生室。
东关街、西秀街、凤阳路、鹿鸣路……党群一心,和谐拆迁,道路整洁了、店面翻新了。在清馨园社区居住了10多年的李鹏飞说:“我们小区南门这条500多米的路,原先道路两边的商铺店外经营一直摆到路中央,上下班期间开车要走15分钟,现在变得宽敞干净的道路只需三五分钟就到家了。”“道路通畅了,环境更好了,城市干净了,老百姓的心情也变得更好了。无论是对家乡的认同感,还是对城市的期待值,都更高了!”谈起迎审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得到实惠的居民感受最深。
迎审工作社区变化最大,居民最有发言权。“我们生活在这个小区里感到特别高兴。以前的时候说起我们小区,出租车都不愿意来,现在谁来我们这里走亲访友,没有一个不夸俺小区变化大的。”在万福园社区居住多年的张文翠,看着自己生活环境一天天大变样,逢人就高兴地这样说。
5处农贸市场的“脏乱差”得到根本治理,2处便民市场和2处早市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8月16日,是官寺市场新的食品交易中心投入使用的日子,整洁的台面,白色的防蝇网,让人感觉不是在批发市场而更像是在商场。经营生肉生意20多年的孟光社更是连连称赞,“以前商户多、摊位挤、环境差,下水道还不通,顾客进来皱眉头。现在好了,市场严格分区,管理规范,干净卫生,顾客购物很舒心,卖的货物也多了。”“六小”行业的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持证经营、亮证经营、卫生经营、质量监督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基础消费层次得到大幅提升,群众消费更加放心满意。“卫生城市复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太大了,现在的餐饮店里里外外都比以前干净规范多了,我们去吃饭更放心了。”家住财源街的市民刘云华深有感触地说。“刘书记,我们这些‘编外\’小区平时没人管,这20多年没人过问的‘脏乱差\’,您几天的时间就给我们彻底根治了,您就是我们的恩人!”在火车站居住几十年的中铁实业公司退休老党员燕振成,一看到凤城街道戴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庆仁就感激地这样说。迎审工作中,戴花园社区主动“认领”13个无人管理小区纳入了自己的3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立一个支部、建立一个服务便民室,党员带头突击,解决了这些小区积存近20年的环境卫生问题。同时,将这些小区的后续维护、管理统一纳入3个支部,确保常态长效,昔日无人管问的小区,如今找到了“婆家”。
据区迎审指挥部随机发放的1000张调查问卷显示,市民对开展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活动知晓度高,共有99.67%的受访者表示知晓。其中,城市环境卫生满意度的评价最高,有98.35%的受访者表示满意。在对开展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评价上,98.74%的受访者表示有成效。
“迎审工作带来的多面效应已经远远超过了迎审工作本身,为全区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迎审取得的成绩,区委书记栾健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亓慧 房增军)2015年12月31日,凤城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大厅内,办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接连不断,“这是最后一天了,办理的人不多,这两个月内每天都办理百余人,最多达到200多人”,人...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