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景同生 徐淑奎
薛埠村过去每家的厕所连着猪圈,臭气熏天,而且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嗡嗡转。在9月15日的镇村联合议事会上,大家一致赞同积极响应市区号召,对农村厕所进行“三格式”改造。党员主动申请改厕,给村民作表率。“两委”干部跳进栏坑,与工人师傅一起刨土、砌砖、垒墙,两周时间完成50户改造任务。“以前儿子回来,总说家里厕所脏,如今俺们的厕所也和城里厕所一样了。”村民李西海说。
镇村联合议事日制度的实施,让寨里镇党建工作稳步前行。今年以来,寨里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以学习强服务、以制度促规范、以监督抓落实,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促进作风转变、履职尽责。
深化学习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部分党员干部政策不熟悉,程序不掌握的问题,寨里镇采取集中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
集中培训“补短板”。今年以来镇党委举办2期培训班,组织办、经管站、民政办、劳务站等站所负责人作轮流辅导,邀请戴花园、毕毛埠、东土屋等村务管理先进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作经验介绍,300多名镇村干部接受培训。参观学习“找差距”。分期分批组织“两委”成员到凤城街道、牛泉镇学习村务管理先进经验,到韩王许、边王许等村现场观摩镇村联合议事会,通过对照先进找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编印手册“经常学”。将市里下发的《四个规范》、《莱城区村级工作制度规范》以及近年来各级出台的涉农政策编印成册下发各村,作为“两委”成员培训、镇村联合议事会重要学习内容,每月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学习。跟踪测试“求实效”。每次集中培训结束后,都会进行理论测试,考试成绩全镇通报。对成绩不达标的,坚决“回炉补课”,这些举措进一步调动了村干部学制度、用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建章立制
规范村级组织管理
在大高庄村,一张《参会公示牌》上,醒目标注着每位党员、村民代表的参会情况。通过晾晒出勤,对党员和村民代表是一种无声的鞭策。党员参会率从50%提高到80%。
村委干部轮流值班,党员参会签到并上墙晾晒等一系列制度“笼子”,真正规范了村级事务。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制定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办法》,对农村财务“双代管”、财务收支、现金管理、审批流程等常见问题划出“硬杠杠”,确保管理有章可循,处罚有据可依。下发《村级印章管理制度》,设立印章管理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一填表、二签批、三审核、四登记、五盖章、六归档”监管流程,使印章使用更加安全、便捷。出台《作风监督检查办法》,制定“十严禁”制度,明确口头警告、通报批评、利益挂钩、严肃问责4项惩戒措施,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与评先树优、绩效工资等挂钩,让违纪人员政治上受影响、经济上受损失,真正起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强化监督
促进村级民主决策
实行“一月一述一评”,将群众评议权重提高到70%,将日常表现在年终考核中的权重提高到30%,引导村干部把精力和功夫用在平时。强化内部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坚持把农村敏感度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切入点,做到财务开支逐笔审核,村务公开内容全面审定,工程建设及招投标全程参与,惠农政策落实对象的评定及资金发放全程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领子、扯袖子,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坚持定期督查,镇党委成立了专门的督查小组,每次抽查4-5个村,采取会议调度、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三会一课”、“联合议事日”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干部轮流值班、村级活动场所维护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每月一汇总,作为村级班子年终考核、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依据。对发现问题的村,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并列入下月督查重点村;对两次督查问题未整改的,对支部书记诫勉谈话;3次督查未整改的全镇通报,并取消该村区级及以上各类评选表彰资格。
寨里镇党委书记郭玉杰:
抓好基层党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从严从实,关键是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既要发挥好党委主体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又要注意总结和推广基层先进经验,做到可借鉴、接地气,确保常规工作做到位,创新工作有特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杜娜)春节过后,凤城街道孟花园社区加快安置楼建设,争取今年居民全部回迁。孟花园社区已经拆迁多年,社区建设规模巨大,共需要建设23栋楼30万平方米的安置楼,同时配套建设幼儿园、...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