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海阳新闻 > 正文

18%高息理财引诱二百多人中招去年烟台破获非法集资案23起,涉案金额4亿余元

来源:山东商报 2016-01-19 15:17   https://www.yybnet.net/

部分涉案物品(警方供图)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消息(通讯员徐忠刘庆峰记者于腾腾)打着当下时兴的P2P 网上理财的幌子,以18%的高息做诱饵,烟台李某创立“鑫润投资”网站,精心导演了一出非法集资骗局。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李某疯狂吸收公众存款400多万元,终因资金链断裂而东窗事发。迫于烟台警方的抓捕压力,李某不得不投案自首。据烟台警方统计,2015年烟台市共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26起,破案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涉案金额4亿余元。

2014年,李某从朋友那里听说搞P2P理财能赚钱,于是借来一笔现款成立了海阳鑫润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认缴),经营范围以自有资产投资及咨询服务。2014年11月25日,李某在互联网建立了“鑫润投资”网站,通过在各个投资类论坛上打广告或者拉投资人进入QQ群,以18%的高息吸引全国各地的投资人来“鑫润投资”网站投资。

李某的投资方式,是认购网站上定期发布的标的,标的以“抵押标”为主。抵押标就是有抵押物做担保的标的,他先在“鑫润投资”网站上挂出某某公司或者个人要向其公司借钱的借款合同,并将抵押合同上传至“鑫润投资”的网页上,抵押物主要为汽车、房产等,期限从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浙江的杨先生通过网络发现了李某成立的投资公司,一个多月时间他先后投入20多万元。谁知到期后不仅钱拿不回来,就连“鑫润投资”网贷平台都已关闭。杨先生了解到,和他一样上当受骗的有几百名投资人,几乎每个人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杨先生随即报警,请求追究鑫润公司及其法人李某的刑事责任。

接到该线索后,海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立即展开案前调查,发现鑫润公司系外地人在海阳市租赁房屋成立的公司,而该公司已于去年年初倒闭,人去楼空。经海阳警方核实,李某在“鑫润投资”网站发布的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标的等都是伪造的。经侦民警通过查询工商注册信息,迅速确认了鑫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李某,民警随即锁定了其行踪。在对李某进行抓捕的过程中,李某迫于压力,去年主动投案自首。据统计,自2014年11月25日至12月底,共有840余人在“鑫润投资”网站注册为会员,其中有效投资人为243人,投资430余万元。2015年1月1日之前,李某按照约定返还给部分投资人本息。

2015年1月1日资金断链后,李某关闭经营场所,但网站仍继续开放,其在网站陆续发布提现公告:10万元以上提现5000元,5-10万元提现2000元,2-5万元提现1500元,5千-2万元提现1000元,5千元以下提现500元,余款续投一月信用标,所有款项5个月内还清。即便这样,提现公告承诺内容最后未履行,2015年6月鑫润投资网站彻底关闭。截至目前,尚有96名投资人未收回本金,损失金额240余万元。

烟台警方统计,2015年烟台市共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26起,破案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涉案金额4亿余元。

新闻推荐

诚信金鼎世界最大

...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8%高息理财引诱二百多人中招去年烟台破获非法集资案23起,涉案金额4亿余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