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在海阳方圆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计划生育、住房建设、社会保障等窗口一字排开,只要是群众需要经常跑的业务,这里都设置了窗口。大厅主任张慧说,仅医疗保险一项业务,大厅一年就能办理2500多件,每个窗口必须遵守“限时办结制度”,群众随时来随时办,让他们少跑腿。干部多用心,群众少跑腿。在方圆街道,一场“交心”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温情开展。“要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街道党工委书记姜立杰说,借助便民服务中心、赶集讲堂、义诊下乡等平台和活动,党员干部成了群众的知心人。
历经连日高温考验,一场清新喜雨滋润农田,乡间结满丰硕果实,方圆街道的广大党员干部,穿梭于25个村庄的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为百姓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支起耳朵听掏心窝子的话
木质桌子在节奏鲜明的拍打下发出浑厚声音,72岁的王书俊老人合着台上的曲调,哼着自己最喜欢的《对花枪》京剧唱段。与其他30多名老伙伴一起,王书俊每周一和周五都会来到方圆街道新元社区的活动室,切磋国粹唱腔,练练琴棋书画。
王书俊说,她做梦也想不到,向党委政府提出的建议,这么快就成了现实!
三个月前,王书俊还在为唱段京剧而“打游击”。“在小区里唱,有人过来找,嫌吵。我们只好往公园和广场跑,有时候也去别村的活动室蹭场。”王书俊说,后来大家就跟社区干部反映———我们能不能有个自己的活动室、组建一个自己的京剧社团?
群众点题,干部解题。为活跃社区文化氛围,丰富4624户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广泛听取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新元社区的京剧社、梦想艺术团正式成立。随后,新元海韵合唱团、体育健身室也相继“开张”。“想的细了,跑的多了,服务周到了。”在方圆街道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居民这样评价身边的党员干部。
群众的事,必须听掏心窝子的话,才能找准方向、有的放矢。为此,方圆街道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走访100名群众、发放100张党员联系卡,征求100条群众意见建议,并至少为群众办两件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4200多人,为群众办实事230多件。
一对一、面对面交流,还得常态化。在“体民情、谋民生、办民事”的基础上,方圆街道在便民服务大厅和新元社区开设了“民情恳谈室”,搭建起干群交流平台,畅通居民诉求渠道。(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吕连兴刘冬YMG记者李京兰)昨天,记者来到海阳市亚沙城小学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清理建筑垃圾,进校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工程也正在进行。在现场...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