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海阳新闻 > 正文

绿色稻苗孕育金色希望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0-01 16:53   https://www.yybnet.net/

季节一抬脚迈进初夏的门槛儿,长得绿油油的秧苗就开始召唤人们采拔。一大早,海阳市龙山街道西沽头村稻田埂上便站满了人,男女老少挽起裤腿捋起衣袖,开始了一天劳作。稻苗早就育好了,只待村民把他们拔出来插到水田中,就能“疯长”了。拔秧的时候,村民们用凳子坐在水里,少去了弯腰曲背,秧田里聚集了男女老少,他们一边侍弄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大声地谈笑风生。记者赤脚下到田里,一阵清凉从脚下直冲全身,浑身一个激灵。滑润柔软的泥土在脚丫间钻来钻去,舒服适意,那种微妙细切的体味,就像是啜饮了一大杯沁凉的冰啤。在插秧的村民里,有一个灵巧的身影。她是西沽头村80高龄的老奶奶杨秀兰。她双手紧密配合,左手拿,右手插。拿秧的左手拇、食、中指须敏捷地把指中的秧苗分开吐出,递给右手;右手也是三指合作,接过秧苗,找准秧位,裹住秧茎、秧根,向田里轻巧一点,迅速抽出手指,秧根即被插入田中。这种功夫,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杨秀兰这手绝活也有了50年的积淀。一切不假思索,伴随着田里“噼噼啪啪”的砸水声,一趟趟秧描画已就。杨秀兰的“稻龄”和西沽头村的沽头大米一般长,50多年前,当地政府引水入村,养起了稻子,成为胶东唯一的水稻种植基地。合适的纬度、土壤卷顾着这里勤劳的村民,如今,亩产700斤的沽头大米早已名扬万里,千亩农田,年产量近10万斤。颗粒饱满、口感软糯的沽头大米也吸引了很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前来采购。西沽头村的村民每户手里都有2—3亩的稻田,日子过得津津有味。一天又一天,田野完全绿了起来,繁重的体力劳作与每天水泡泥浸,丝毫不影响他们站在无垠的稻田边爽朗地笑着。微风中,远处水稻秧苗正频频挥手,像是在致意,也是在吟唱,酝酿着稻谷丰收的粮仓。

新闻推荐

海阳市海怡大酒店总经理宋鸣———, 借电商平台做活旅游酒店

以酒店为核心,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并通过网络平台积极推广。近日来,海阳市海怡大酒店总经理宋鸣马不停蹄,在去年首次尝试通过电商平台推广酒店产品后,他今年想...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绿色稻苗孕育金色希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