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中,踏入小小的摔面馆,看到热气腾腾的摔面,海阳市66岁的环卫工人薛志春由衷地笑了。他忍不住搓搓粗糙的双手感叹道:“没想到扫了十几年的街,还有人能惦记着我们这群打扫卫生的,真是太感谢了。”一旁的环卫处队长曲丽梅点了点头说:“大家终于吃上了热乎饭,身上、心里都暖和了!”“天气太冷了,环卫工人劳动不容易,早饭也不顾上吃,我就想着自己做点面条,让他们吃得暖暖和和的。”说起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店主姜常论的想法朴实而直接。早上四点钟,当多数人还沉睡在梦乡,郭城常论摔面馆已经亮起了灯。揉面、煮鸡蛋、熬骨汤、准备小菜……姜常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为的就是让清晨劳作的环卫工人们吃上一顿热乎的早餐。等到姜常论忙活着盛出煮好的鸡蛋,整理好餐桌,摆好小菜,时钟已经指向了六点。六点半,环卫工人们风尘仆仆地赶来时。简单洗漱之后,“吸溜、吸溜……”大家“开动”起来。摔出来的面条筋道、汤醇味美,一碗面下去,顿时驱走了身上的寒冷,留下了满满的暖意。看到环卫工人们满足的样子,姜常论的脸上也绽放出了笑容。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城摔面始于清朝早期的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今年32岁的姜常论是郭城摔面的第五代传承人,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是做郭城摔面已经有18年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勤劳善良的面馆老板、一碗热气腾腾的摔面、一颗浓浓的爱心,驱走了冬日的严寒,温暖了这座城市。姜常论说,小面馆虽然能力有限,但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能让面馆成为环卫工人一个温暖的小小“避风港”。通讯员姜长雨YMG记者杨春娜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先看病后付费开展家庭病床实行“三增一禁”, 海阳医疗新政便民惠民
“以前去医院治病得先凑钱交上,出院了再报销。如今是先治病后拿钱,再也不必为了费用着急上火了!”家住海阳市方圆街道西哲阳村的高京涛老人今年66岁,谈...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