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忠俊董新云王海雷YMG记者姜乾)“以后咱也有自己的私人医生了!”昨日,莱阳市山前店镇佛殿头村姜海峰老人高兴地说。他口中的“私人医生”其实是莱阳中心医院主任医师纪宇明。当天纪医生走出医院,来到佛殿头村当起了“赤脚医生”。
由主任医师变身私人医生,这是莱阳市“我爱我村”送医下乡活动的切实要求。为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低的问题,该市把今年“我爱我村”驻村强基工程的主题确定为送医下乡。他们从6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18处镇街卫生院选派784名优秀医务人员,派驻到全市784个村庄,实现“一村一医”,进村入户送医送药送健康。“我爱我村”驻村强基工程在莱阳已经实施了三个年头,前两年的主题分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年”和“环境综合整治”。通过连续两年的持续推进,农村面貌已经有了明显改观,为此该市决定今年集中开展送医下乡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当初我们组织实施‘我爱我村\’驻村强基工程,就是为了践行群众路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快解决农村诸多民生热点问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莱阳市委主要领导说。
2012年初,“我爱我村”驻村强基工程作为新一届莱阳市委、市政府的“头号工程”,在全市全面铺开。2300多名机关干部3人一组分成784个工作队,“一村一队”撒向该市784个村庄,每个干部联系10户群众,帮扶两户困难群众,让每个村庄都有了加快发展的“硬靠山”。驻村工作不规定期限,按照“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一年启动解决一个民生难题”的思路,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入到面广量大、不显“政绩”的贫困农村和基层薄弱环节。
走进沐浴店镇寺院头村,一条笔直宽阔的连村路从村南侧横穿而过,3条硬化的主街道与之连为一体,道路两旁路灯一字排开,整个村子整洁、美丽。寺院头村仅是该市开展“我爱我村”活动以来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两年来,该市共投资8.5亿元建设改造农村道路865公里,全市784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硬化路,每个村庄都有一条硬化街道;以“处处干干净净,村村山清水秀”为目标,投资5700多万元,新建农村垃圾池4500多个,配备保洁员2110多名,实现了农村垃圾“村村有人管”。
农村整体面貌虽然有了较大改观,但该市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把目光瞄向了老百姓的内在需求。他们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今年“我爱我村”主题确定为“送医下乡”,采取“一村一医”的卫生惠民政策,满足农民群众对健康医疗“贴身服务”的迫切期盼。建立了以驻村工作队3名队员为主体、1名医师参与的“3+1”驻村新模式,目前784名优秀医务人员已进驻到全市所有村庄,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地为村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日莱阳记者李婷婷)今年,莱阳将“我爱我村”的活动主题确定为“送医下乡”,努力实现“一村一医”,目前,784名具有执业资格、经验丰富的优秀医务人员,已经...
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