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是一列动车的运行速度,也是栖霞桃村一步迈向“卫星城”的速度。
青荣城铁开通,对于地处福山、牟平、海阳、栖霞、莱阳、乳山六市区交汇处的桃村来说,不仅是胶东客商往来、中转的必经之地,是青荣城铁驶入烟台市区的“接入口”,更是外地地产、工业、商贸企业争相入驻的地方。
如今,城铁“8分钟”效应将使得桃村实现跨越式发展,它正抢占时机,再来一搏。
鱼骨状交通融入“卫星城”
冬至过后,天气愈发寒冷。进入204国道向南前行,却被跃动的两条“长龙”吸引:一边是白色“子弹头”飞驰而过,将远处山野“拦腰截断”,一边是蓝烟线上“步履蹒跚”的黑皮老式货运火车,与大地融为一体。青荣城铁通车,给这里带来生机。“开车回趟家得2个小时,现在坐动车回趟家,跟坐公交车一样。”在烟台市区上班的市民陈女士说。“桃村镇是以交通枢纽为主要特征的中心城镇,它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交通网络。所以桃村镇驻地处理好交通网络系统以及道路与城市功能布局间的关系显得特别重要。”栖霞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桃村镇域交通包括铁路和公路两种方式:蓝烟铁路、桃威铁路以及青荣城铁。青荣城铁的建设,强化了桃村镇和烟台市区的联系,同时使桃村充分融入胶东半岛1小时经济圈。另外,镇域内有204国道、烟凤公路、文三公路纵横贯通,形成了桃村境域内公路系统的主体,以连接中心村的支路为骨架,构成了桃村镇域所特有的鱼骨状道路交通体系。
如今,越来越完善的交通体系,使桃村镇具备四周辐射范围大、周边需求拉动大、交通承载能力大、自身发展空间大的最佳区位。
环绕青荣城铁桃村北站以及烟凤路沿线的商业服务业正蓬勃发展,它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同时,城铁周边的卧龙、北楚留、瓦屋等地高档居住区正拔地而起。而沿青荣城铁和204国道中间区域至烟台方向,则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园区和汽车4S店集中区。“整个区域规划为烟台及栖霞的工业承载地和城市副中心。”该负责人说。“这‘8分钟’可以让桃村插上腾飞的翅膀。”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发明表示,青荣城铁连接起了青烟威三地消费,桃村将受益于三地的“消费扩散效应”,通过与青烟威的错位发展,找准自己的位置,桃村将受益无穷。
一条路拉动10余产业发展
目前,桃村镇的发展以第二产业,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为主,占总产值的65%左右;第一产业,如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占总产值的5%左右;第三产业,现代商业服务及商贸物流占总产值的30%左右,其中商贸物流占总产值的20%。
去年6月,《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交通走廊产业布局规划》正式出台,其中明确提出,“打造青荣城铁交通走廊”。根据规划,交通走廊涵盖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高新区、海阳市、莱阳市、栖霞市等8个区市、25个镇街。到2016年,交通走廊沿线8个区市完成生产总值2700亿元,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00亿元,交通走廊客流量突破5000万人次。
这对栖霞来说,是一个机遇。
———现代服务业在崛起。在城铁走廊和204国道两侧,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公路物流、铁路物流、汽车配件及汽车4S店,充分发挥台湾创业园“国字号”品牌优势和创业平台,发展庄园葡萄酒展示体验与交易中心等现代旅游业。利用现有的农用物资交易中心、建材装饰材料市场等专业市场,大力培育物流企业,打造胶东最大的物流集散地。
———装备制造业在升级。装备制造业主要布局在北部工业园和东部工业园。北部工业园依托现有的广兴机械、华鹏重工等企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制造项目,积极承接周边城市转移产业。东部工业园依托现有的欧王酒业、百利食品等企业,发展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业。
———现代生活区在“召唤”。青荣城铁开通,让“宜居烟台”再次成为全国潜在业主的热门置业之地。这进一步拉近了桃村至烟台的距离,按照打造胶东半岛“一小时经济圈”的要求,保证烟台市上班族的居住需求,规划在204国道以南、桃威铁路以西建设现代生活区。
此外,铁路建设将直接拉动桃村镇水泥、钢材需求以及机械、冶金、建材、电子等相关产业发展,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成为承接烟台工业产业转移的重要板块。据预测,未来桃村镇人口增长将以吸引型、发展型和职能型为主,到2015年镇域人口将达到16万,2020年将增长到20万。YMG记者慕溯通讯员王强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每千名老人拥有33.2张,机构数和床位数均居全省前列。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发展到645处,建成10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入网老年...
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