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午,莱州市郭家店镇马台石村王玉泉、刘美英老人喜迎结婚80周年庆典,子孙们张灯结彩,并在镇里饭店一下子摆上10桌宴席,祝福二老健康长寿。
创造奇迹,“橡树婚”只是起点
9日,莱州市郭家店镇马台石村一座普通的民房,贴上了大红的对联,上联是“八十年恩爱夫妻伉俪情深”,下联是“一百岁幸福老人健康长寿”,横批是“白头偕老”。96岁的丈夫王玉泉,和101岁的妻子刘美英正在庆祝他们的80周年“橡树婚”,在此接受晚辈的祝福。
据了解,王家四世同堂,老两口膝下有子孙后代共79人。9日中午,子孙们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最远的从美国飞回来,为老人祝福。这些后辈中,最小的才8岁,平常也不在一起生活,但老两口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孙子辈的都能叫出名字,重孙辈的也都认识。
两位老人上座后,晚辈们纷纷上前敬酒,祝长寿。儿子们原本担心会累到老人,没想到两位老人很开心,连连说好,并以饮料回敬。
再过几天,“全球最长婚姻纪录”将被正式刷新,而且老两口的身体“杠杠的”,硬朗结实,口齿清晰,看来“橡树婚”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不过,王玉泉、刘美英老人的子女们纷纷表示,他们不会特意去申报吉尼斯纪录,他们最在意的是老人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视夫如弟,“先结婚后恋爱”
80年白首同心,是多少人羡慕和向往的爱情境界。问及两位老人的过往,他们却说:“我们没什么故事。”
虽然已是百岁高龄,刘美英老人却耳不聋、眼不花,提起刚结婚那会,她仍是记忆犹新,一见到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结婚那年,我21岁,他16岁”,两家相距三四华里,遵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刘美英嫁到了王家。
“俺两家都是一般的农民家庭,虽然距离很近,但进洞房前却没见过面。”第一眼看到妻子,王玉泉就被她的大眼睛所吸引,“我们是结了婚才谈恋爱。老头子比俺小,从那一刻起至今,我都是把他当弟弟看待。”
教子有方,农家女堪比“孟母”
“当时日子虽穷,可俺寻思他年轻力壮,只要好好过日子,能吃饱饭就行。没想到,他是中共地下党员,成亲后不久,他就跟着队伍走了。”据刘美英回忆,当时日子穷得都没法说了,家里孩子多,粮食少,根本不够吃,地里的野菜也被挖光了,婆婆有疯病,丈夫又不在家,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凭着勤劳的双手,刘美英只身撑起了一个家。一个人拉扯着七个孩子(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照顾着疯婆
婆,每天吃的都是花生皮、玉米棒子、地瓜叶。但就是在那种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明智的刘美英深知“没有文化就得受穷”的朴素道理,大女儿王素华就早早地被母亲送进学堂,1958年高中毕业后回村任教。
解放后,丈夫王玉泉回来了,并且有了工作,一家人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刘美英老人说,她这一辈子最自豪的,就是把7个子女抚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
爱情保鲜,“秘诀”就是理解
走过风雨80年,什么是爱情的保鲜剂?
老夫妻说,他们“夫唱妇随,和和睦睦,很少吵架,即便偶有争吵,也从不记恨”。
“父亲很有责任感,母亲温柔贤惠。他们那一代人,很少听说过离婚。但能80年不红着脸说话,也是不容易的。”大儿子王风阁说。
少时夫妻老来伴。如今,两位老人呆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形影不离。
“父亲哪天不在家,母亲就睡不好。前两年,父亲生病住院,母亲担惊受怕。去年底,母亲拉肚子,躺在床上,父亲紧张得像个孩子般抽泣。”三女儿王淑玲说,“父亲有些耳背,我们要很大声说他才听得见。而老两口之间说话,虽然声音没我们大,却彼此听得懂。二老生活多年,已有默契。”
没有言情剧中的风波迭起、爱恨情仇,二老的一辈子平平淡淡,按刘美英老人的话说就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一辈子就这样,挺好。”到现在,老两口依然同床而眠,96岁的丈夫每天给妻子梳头,铺床叠被,夜里醒来,还会帮她盖被子。
问及长寿的秘诀,子女说,当地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两位老人一生粗茶淡饭、勤劳能干,心态好,生活有规律,每天下午5点多就睡觉,次日清晨4点钟起床。平日里以素食为主,爱吃蔬菜水果。
“父母加起来接近两百岁,却从未拖累过儿女们一天,吃喝拉撒都能自理,身体也没啥大毛病,这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柳昊杰)近日,莱州市历史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宙星应邀参加第14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荣获“最具影响力艺术家”称号。艺术新形式新思...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