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一个不到100户的小村庄,自1978年开始发展花卉种植,如今村民年均收入达5万多元———, “花卉村”的创富神话

来源:烟台日报 2012-05-06 18:24   https://www.yybnet.net/

昨天一大早,寂静被一辆辆重型卡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来自江苏、上海、北京等地的客户扎堆小琅琊村,村民们忙着将自家花卉出售、装车。鲜花掩映下,村民们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小琅琊村位于莱州市西北40多公里处,是一个不到100户的小村庄,村里可耕地面积仅600多亩,且多为丘陵山地,1978年,村里发动村民种植花卉,一开始只有十余农户试探性加入,而现在,小琅琊村已是“家家养花、户户种苗”,村民年平均收入达5万多元。

记者走进村民赵志强的养殖大棚,翠绿欲滴的满天星、芬芳争艳的海棠花、含苞待放的马蹄莲……一盆盆精致的如艺术品一样的花卉展示着主人的聪明勤劳,今年39岁的赵志强从记事起,就记得村里家家户户种植花卉,现在他已拥有5个养殖大棚。

“总能将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培育成赚钱的宝贝”,这是很多外村人对小琅琊村人的评价。村里人人都是嫁接高手,一些看似普通的花卉在他们的巧手之下便有了“变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培育出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艺术品”。为了抵御市场风险,村里家家户户搞起了“多元化”养花策略,每家培育的花卉都达十几种,而全村人都养花形成规模,又能吸引外地大客户。

小琅琊村支部书记赵志松告诉记者,自养花之初,村民们就互帮互助,这家引进了花卉新品种,那家发现了育苗新技术,都会对周边的村民倾囊相授,正是这种互帮互助,使得村里将花卉“蛋糕”越做越大。

“棚里有40多个月季品种,都卖得不错。”在村东头一处月季大棚附近,村民王卫彬正与其他种植户把一株株精心挑选的月季装到车上,准备发往烟台市里。王卫彬告诉记者,每年三四月底就有客商发来月季订单,前几天烟台的客商刚拉走他家的2000多株月季。

发展花卉业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大棚,买上了厢式货车外出送花,村民们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宽。

赵志松告诉记者,现在制约村里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缺水缺地”,目前村里600多亩土地除了100多亩口粮地外,其他土地都用于发展花卉业,如何更高效利用土地是小琅琊村人积极探讨的问题。此外作为一个地处丘陵地带的山村,缺水也是严峻的考验,虽然聪明的小琅琊人采用家家户户建蓄水池、“错时用水”的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对于一个花卉村来说,“喝不饱”的问题仍然存在。YMG记者李鑫通讯员王杨晶晶宛坤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六旬老汉自家建起乒乓球室, 免费供村民活动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王杨黄传明)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健身、娱乐的场所,莱州市金仓街道大沙埠村六旬老汉张继勇将自己家改造成一个简易的乒乓球室供全...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不到100户的小村庄,自1978年开始发展花卉种植,如今村民年均收入达5万多元———, “花卉村”的创富神话)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