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李登海:农民科学家的报国梦,李登海:农民科学家的报国梦

来源:德州日报 2012-09-02 16:58   https://www.yybnet.net/

头戴草帽、脚蹬胶鞋、身着工装,山东省莱州市高产玉米试验田里的李登海,怎么看都像一个地道的庄稼人。

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出身的科学家,连续41年不间断地探索玉米高产攻关研究,一次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李登海是共和国同龄人,曾任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从小忍饥挨饿的记忆让李登海对家乡莱州的田野寄予了希望:生产更多粮食让人们吃饱饭。 1972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当上了村农科队队长。偶然的机会,一则材料深深震撼了他:美国农民华莱士将春玉米亩产达到创新纪录的1250公斤。而在当时,我国的夏玉米亩产只有一两百公斤。

“美国农民能办到的,我们也能办到。”同为农民的李登海从青年时期就下定决心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探索中国玉米高产的道路。

提到1972年到1979年的那段时光,李登海依然抑制不住兴奋之情——正是那8年的艰辛探索,他终于找到了我国夏玉米高产的育种方向。

这段时间内,他选用了国内100多个平展型优良玉米杂交品种,发现这类品种的亩产量很难突破700公斤。于是,他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了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培育,终于在1979年培育出了“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9公斤的新纪录。

1989年,李登海选育出亩产1096.29公斤的杂交种;2005年,选育出亩产1402.86公斤的新品种……随后数年,李登海屡屡刷新玉米高产纪录,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

在我国北方,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为加快育种速度,1978年,李登海离开家乡,来到海南三亚进行加代育种,开始过上了候鸟般的生活。

在海南育种基地,他连续度过了30多个春节,克服孤寂、高温、蚊叮虫咬,潜心育种,唯一一次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也是在海南的玉米试验田里。

为了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实现种子产业化,1985年,李登海在没有试验地,没有资金,没有科技助手,没有办公场所的艰苦条件下,自筹资金2万元,招聘10名农村人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营科研试验站。1998年,他成立登海种业集团公司,并在2005年成功上市,走出了一条集育、繁、推、销为一体的种子产业化发展道路。

从1990年开始,李登海连续23年坚持 “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创高产”的科研攻关,小麦、玉米同年同地两季亩产最高达1629公斤。

从事玉米高产科研41年,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前30年里,李登海将科研成果无偿地提供给了全国的农业院校及科研单位;由他选育的玉米品种,推广种植面积最大年份占到全国的43.5%,累计在全国推广10亿多亩,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

“我的前半生用选育的高产品种累计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后半生我要选育更好的超级玉米新品种,再为国家增加效益1000个亿。 ”这是李登海的新梦想,也是亿万中国农民的新追求。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渤海溢油事故未污上市公司?

时报9月15日讯 (记者李绍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曝光已有数月,沿海相关上市水产公司因此受损的情况到底如何?15日,位于烟台的东方海洋发布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养殖业务一切正常,养殖水域没有受到漏...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登海:农民科学家的报国梦,李登海:农民科学家的报国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