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片点击查看原图忙着地里的玉米,想着家里的毛笔,刚刚过去的双节,王沼清骑着他的摩托车来回忙活,“现在不少外地人开车来我家订毛笔”。
60岁的王沼清是“照清笔庄”的主人,上世纪70年代,18岁的王沼清进“莱州制笔厂”当学徒,随着上世纪90年代笔厂生意的暗淡,干了20多年的王沼清离厂“单干”开了自家笔庄,“虽然出来单干,但也仅仅是维持收支平衡,没发什么财。”王沼清介绍,近十余年,莱州毛笔仅靠给全国一些美院供笔和韩日等国外市场勉强维持,“近些年什么都涨钱,人工、材料都涨,出口的生意一直也不好做。”“照清笔庄”所在的地方原属于“苗家”,如今已划归朱桥镇,曾经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手工制笔,如今记者走在街头,看到的是和其他胶东村镇无异,难觅从前以狼毫为材的“北派”代表莱州毛笔曾与“南派”之首、取材羊毫的“湖笔”平起平坐的痕迹。王沼清说,“现在年轻人谁做笔啊,120道工序作出一支笔,手艺活儿。”“照清笔庄”是莱州仅存的两家“莱州毛笔”传统作坊之一,或许也是“莱州毛笔”的最后守望者。
因为农忙,记者未在笔庄看到工人,只看到堆放的毛笔材料,一堆黄鼠狼尾毛格外显眼,王沼清告诉记者,“一个黄鼠狼尾成本价现在100多元,今年前三月作坊出笔5万多支,这是好多年未曾有过的。”“莱州毛笔今年保守估计销售20万支没任何问题。”王沼清告诉记者,曾经被誉为“毛笔北派”代表的“莱州毛笔”在失色多年后入列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气再次喊出去,市场也就来了。”他说莱州市对莱州毛笔扶持力度很大,组织外出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目前,经常有个人、企业上门订购礼品笔,莱州毛笔也走进了工艺品专卖店。“以前我的笔大部分出口,可是钱都让中间商挣去了,自己剩不了多少。现在,出口生意基本停了,主要做国内市场,主要就靠给当代书法名家专门定制的毛笔和作为礼品出售的高档笔。”王沼清坦陈,相对于供应学校和美院等十几块钱一支低档笔,这几年礼品笔和定制笔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样的笔利润相对也比较可观,不过他也表示,随着很多地方书法课的恢复导致毛笔需求大增,整个毛笔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记者王赟
新闻推荐
由莱州中华武校申办并筹建的山东省足球学校22日在烟台市莱州湾黄金海岸动工建设。这座足球学校占地960亩,总投资7.2亿元,预计一期工程明年6月底完工。据悉,这个足球学...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