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政黎摄影报道
莱州市文峰路街道南崔家村农民崔芳珍和赵家村多年的大棚葡萄种植户赵旭光合伙租用本街道前薛家村40亩土地建葡萄大棚,目前,已投资百万元先在此建起了13个大棚。
寒冬季种蔬菜年入13万
元月初,莱州下过几场大雪,室外虽冰天雪地,可莱州文峰路街道前薛家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是春意盎然。
在崔芳珍的西红柿大棚里,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是22度,崔芳珍身穿薄薄的粉红色毛衣在给西红柿掐芯、抹叉子。一畦畦一米多高的油绿的西红柿蔓已结出了三层小孩拳头般大小的粉嫩的西红柿。
“这是一亩二分地的大棚,75个畦,种了2000来棵。”崔芳珍告诉记者,这种规模的大棚她与人合伙共建了13个,目前7个棚种的西红柿,6个棚种的辣椒。
问及上市时间及收入情况,崔芳珍告诉记者,西红柿正月初即可上市;一个棚能产西红柿2500斤来斤,若按目前的批发价每斤2.50元计算,一个棚能收入6000多元;若按目前的零售价每斤3.50元计算,一个棚能收入8000多元。辣椒比西红柿上市能稍晚,辣椒每棚种植2000棵,按亩产5000斤、平均每斤3.00元计算,一个棚能收入1.5万元。
“也就是说,这13个大棚一年能给你带来13万元的收入?”记者问。
“挣这俩钱谁干啊?”崔芳珍笑着说:“俺跑到外村来租地建大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种葡萄,种这些东西仅仅是个小插曲。”
一亩地葡萄就能挣3万元
崔芳珍说,葡萄要在每年的四月份才能种植,可大棚建起来到来年四月份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为了不让大棚在这段时间里闲着,就先种上了这些西红柿和辣椒。
据崔芳珍讲述,她是莱州文峰路街道南崔家村人,之前曾在村里承包过30亩“南崔家石榴”,两年前,“南崔家石榴”因承包到期而被村委收回。2012年7月,手头没活干的崔芳珍听说前薛家村对外出租土地,就做通丈夫的工作,和赵家村多年的大棚葡萄种植户赵旭光一合计,与前薛家村委签了40亩地的租用合同,一期工程投资一百多万元先建了这13个大棚。
“之所以选择种葡萄,俺也是经过多年多地的考察论证。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俺街道蒜园子村和赵家村种了近二十年的大棚葡萄,从未听说赔过,而且近几年都发了大棚葡萄财,去年赵家村的赵旭光仅一亩地的葡萄大棚就挣了3万元。”崔芳珍说,赵旭光之所以也愿来此投资建大棚,一是因赵家村临城,土地紧张且昂贵,二是因他确实尝到了种大棚葡萄的甜头。
蔬菜水果种植户都富了
“今年先建这十三个,明年再建它十三个。”崔芳珍说,她与赵旭光共租的40亩地将全部用来建大棚种葡萄。
“一亩二的葡萄大棚一年至少得给个三万来块钱。你算算,我们将来这二十多个大棚一年能收入多少钱?”崔芳珍对她的葡萄大棚充满了期待。
记者从莱州文峰路街道前薛家村村委主任毛东业口中得知,前薛家村目前已在村南一片集中的土地上出租出80多亩土地,全部是大棚种植户租用的。“每亩1100元,一签15年,大棚的建设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这里将变成俺街道的或说莱州城南的大棚蔬菜水果批发基地了!”毛东业说。
新闻推荐
YMG记者张千帆22日,莱州市文昌街道某村村民苏宏宇(化名)拨打96110称,今年1月3日,因为自己到村委提意见,被村里的干部,安排人手开着两辆车将他截住,送到了莱州市...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