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选购酒品
饮用过期酒易伤身
酒也有保质期?翡翠小区的王先生酷爱饮酒,前几天看报纸上面说,杭州有人喝了存放多年的黄酒,结果中毒了。这下子,王先生有些担心了,前几天朋友刚送给他一箱啤酒,酒瓶的标签上各项标识都齐全,唯独就是没写保质期,这让他很是犹豫,究竟喝不喝呢?
“在很多人看来,‘酒是陈的香\’,时间越长的酒越好喝,这话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对于所有的酒都适用”,市消协负责人姜主任说,“人们常说的‘陈年古酿\’、‘年份葡萄酒\’,在很久以前确实是没有保质期一说,但后来国家在酒类标签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规定了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即使是进口的葡萄酒,它也是应该有保质期的,只不过它的保质期可能会比较长。”
喝了过期的酒,很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今年5月份,芝罘区的李先生在一家小商店买了箱啤酒,和朋友聚餐时全部喝掉,结果当晚腹痛难忍上了医院,所幸没有大碍。事后一查,原来这箱酒根本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对于销售过期酒类产品的行为,有关部门一经发现将给予严厉打击。今年6月下旬,莱州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就在当地一家烟酒超市内查获一批过期的即墨老酒、绍兴陈年加饭酒、花雕酒等数种黄酒,有的酒竟然过期了7年还在卖。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工商执法人员当场对上述超过保质期的共计百余瓶酒类产品予以暂扣,同时立案查处。
酒类保质期鲜有人关注
根据国家规定,酒类产品应该标注保质期。然而,记者在市区一些商场、超市走访时发现,很多顾客对于保质期这个概念并不了解,也不关心。
7月19日上午,在四马路振华量贩超市,一位老大爷正领着孙女在买白酒,“酒也有保质期?无所谓吧,我喝了多少年了,谁知道标没标保质期?反正一直都没事”。
在沃尔玛超市,酒类专柜也不时有顾客光顾。但在记者驻留的一刻钟内,没有发现一位顾客向销售人员打听过保质期的问题。“白酒老年人来买的多,啤酒、葡萄酒则是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更关注的是酒的口感和品质,保质期的问题还真是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该超市酒类专柜的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
顾客不关心,但超市不能不重视。“我们每天都要巡查一遍,看货架上的酒类产品是否临近保质期,然后再决定采取何种应对措施,绝对不会让顾客买到过期的酒”,美特好超市负责人说。记者在市区部分超市看到,多数酒类产品均已标注了保质期。一款产自西班牙的葡萄酒保质期标注为10年;一款产自烟台本地的果酒保质期为18个月,同类产品中,最长的保质期达到5年;而啤酒的保质期普遍较短,分别从6个月到12个月不等。
一位超市促销员告诉记者,虽然多数酒类产品都标注了保质期,但并不主张顾客“卡着点儿”来喝酒,所谓的保质期就是一个推荐值。比方说啤酒,保质期6个月,但没有必要真的存放6个月后再喝,还是应尽量赶紧喝完。
酒类要注意存放条件
据了解,不少消费者买酒、喝酒只注重价格、口感,对保质期不太关注,同时,对酒类产品的存放条件也不太讲究,随意乱放。这样,即便是在保质期以内的酒,喝了之后也有可能对人体不利。
“存放条件和保质期是选购酒类产品的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瓶酒喝了之后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因素”,一位超市经营者宫照民对记者说。
7月20日下午,记者在家家悦超市看到,货架上的酒类产品均标注了“存放条件”。例如,一款进口红酒标注“平放或倒置”;一瓶果酒在标签上写着“避免阳光直射,在5℃到25℃条件下存放,保持干燥的环境”;瓶装啤酒上面印着“防止撞击爆瓶”的字样。
超市销售人员介绍,不管什么酒,都要注意避免高温、阳光直射、不可撞击,否则都容易造成爆瓶,威胁人身安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超市负责人则向记者诉苦,“有的顾客自己不注意,把啤酒扔汽车后备箱里放了好几天,温度多高呀,最后晒爆了,来超市找我索赔,说啤酒质量不好。”
对此,消协的有关人士也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酒类产品时,要更多地关注一下酒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储存条件不达标,就算在保质期内也是很容易变质的,更不要提过期的酒了。同时,还要注意查看酒瓶包装是否完好,瓶内是否有杂质,要记得索要发票,以备出现纠纷时能有效维权。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任青倩滕宁宁摄影报道)5天5夜的暴雨,使莱州市区云峰家世界、玻璃厂、掖虎路口大转盘北侧等低洼的地方出现了严重积水,水势最深的地方足...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