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是武术之乡,从古至今,习武者众,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领一代风骚,更有众多以武为乐、以武会友者,传承武术精髓,享受武术的乐趣。在世秀社区就有这么一批武术爱好者,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功夫、耍枪弄棒、互相学习,这帮人从开始的七八个人,成长发展到现在的三四十人,他们的领头人、武术教练王建民说,“强身健体小目标,延年益寿大德高”。
幼时为了治疗胃病,父亲送他去学拳
记者在“科技人员名人录”上看到这么一段文字:王建民,男,1955年2月生,莱州市人,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擅长工业自动化专业。自1984年以来先后多次被省机械厅、省总工会授予“设备管理积极分子”、“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乍看到这些介绍,以为王建民就是个戴着厚厚的眼镜,一心扑在事业上,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院派书生。没想到一见到王建民,就完全颠覆了自己的想象,他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豪放的语言,爽朗的性格,不仅有文才,出口成章,还是一位痴迷武术的人。
采访中得知,在王建民10岁时,因为特别调皮,不按时吃饭,经常胃不舒服,泛酸水。老父亲就把王建民送到当时位于文化宫广场的拳坊里,跟随七星螳螂拳大师林景山学习螳螂拳,没想到练了两个月,胃还真好了,后来师从陈英东学习自由搏击。
大学毕业后,王建民进入企业工作,但丝毫没有放下对功夫的热爱。1993年听说从上海来了位太极大师,便与师兄前去讨教,王建民自恃力大,但用尽力气却推不动孙振松一只胳膊,深感惊奇,后师从孙振松大师学习太极拳、太极推手。1994年9月去河南陈家沟参加首届国际武术节,参加传统武术表演获得优秀奖,并与太极推手十届冠军王战军同台交手,获无差别级推手比赛第三名。
就连去外地见客户,王建民也从来不忘记去找高手切磋。有一次和师兄徐京庆去河南出差,听说济南刘成德拳师比较有名,王建民就在济南滞留,专门去七里山找他进行推手切磋。听说在大连沙河教太极推手大师郑三炮路过烟台,便与师兄弟去宾馆与其推手切磋技艺,通过交流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
2002年夏天,由烟台大学体育系牵头举办中美武术散打邀请赛,美方教练身高1.83米,体重200斤,会太极推手,王建民与其切磋,刚刚划了两圈,对方突然用右手搂住王建民的脖子来了个扭摔,王建民顺式一挤,用了一招“怪蟒翻身”将对方摔倒于地毯上,美方教练起来后双手抱拳给王建民施礼,并拥抱王建民,称“太极拳厉害”。
2004年4月18日,王建民组建武术社,自任教练员参加了“蓬莱阁杯”武术锦标赛,获集体项目第二名。同年5月23日率领武术社队员参加“烟台市武术健身赛”与著名散打王柳海龙同台参判。同年7月18日,在中国烟台首届国际武术节上,王建民率领的武术社包揽了80公斤级及以上的冠亚军,其本人获90公斤级以上的推手冠军。
做生意呕心沥血,血压高后再度习武
王建民在开武馆之前,曾经经营过一家公司。那些年,王建民特别忙碌,每天七点就赶到公司里,搞技术开发,忙销售,等到晚上八九点才能下班。那几年的功夫,王建民腾不出时间练拳。直到有一天,王建民突然觉得自己容易忘事,还犯迷糊,去医院检查后说血压有点高。王建民领悟到“身体是1,其它的一切都是0”,没有了身体,一切都是空谈,于是又准备捡起自己曾经特别喜爱的武术。
从此,王建民每天都在广场上练拳,有人时就练推手,一个人时就练练“春秋大刀”,每天早晨都坚持练习。三个月过后,王建民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血压恢复了正常,王建民更加坚定了习练武术的决心。
去年3月24日,王建民应邀参加了“天下第一刀”海选时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片叫好声。同年7月1日,世秀武术社更名为“烟台世秀武术馆”,聘王建民为总教练。当年10月18日率领武馆弟子和同仁们参加烟台“玛努尔杯”武术、太极拳比赛,共有28个参赛队,世秀武术馆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其集体项目“春秋大刀”获得一等奖,本人也获得了武术套路和器械的第一名,由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六段,其馆员车忠超,吕泽光,孙延强,王宁由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三段。
推广武术不辞劳苦,对爱好者一视同仁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建民说武术馆的宗旨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长寿。这个宗旨深得武馆年龄最大的77岁卢桂和的赞同。卢老先生住在惠安小区,每天早晚都会来到世秀武术馆,练拳健身。“跟着王建民教练学习,锻炼了身体,还交往了朋友。”卢桂和哈哈大笑地说,“这里又不收钱,何乐而不为呢?”
成立武馆,也有好多武术爱好者前来“切磋”,曾经的烟台三铁冠军(铅球、铁饼、标枪)张寿乐找王建民推手,此人生得虎背熊腰,浑身腱子肉,膂力过人,体重有220斤。身大力不亏,张寿乐与王建民的推手过程中要试探功力,突然发力双掌向王建民的胸口推来,王建民利用太极拳的听劲“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先动”,刁住对方右手拿住对方肘部,用一记“顺手牵羊”一捋,将张寿乐推出老远。张寿乐心悦诚服,拜王建民为师开始学习推手。
而在40岁的孙延强看来,一开始奔着来学艺的人,后来都会被感化地开始学德。武馆里的许多老师德艺双馨,通过习练,技艺提高了,随之长进的也是自己的修行,在和别人有摩擦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孙延强说学的不是艺,而是前辈们的底蕴和内涵。
对这一点路鸿月也赞叹有加,不同的人在这里都会找到归宿,有人喜欢推手,有人喜欢学棍,有人喜欢练剑,王建民都会让馆员们得到满足,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喜欢武术的人,这些人聚在一起,从来没有人斗过嘴红过脸,家住幸福小区的老武术爱好者王文政大姐每天早上6点都乘车到武馆来练刀打拳,身体健康,充满幸福感。
王建民也对他们一视同仁,有慕名而来学功夫的,王建民也毫不吝啬,倾囊相授,他还编写了“春秋大刀”的口诀,自创“二郎三尖两刃刀”,“冰铁狼牙棒”,与吕其阿教练编撰“世秀开山斧”供爱好者习练。谈到将来,王建民希望能将武术普及推广,让小孩子也接触到武术,让中华武术瑰宝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姜建彬杨辰文)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的热潮在莱州强劲涌动,广大干部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战场。“作为烟台唯一...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