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莱州新闻 > 正文

莱州市郭家店镇前疃村推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走上依靠自身造血实现小康之路 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变股东

来源:烟台日报 2018-08-01 09:30   https://www.yybnet.net/

“现在每年能有近3000元的福利,够吃够喝了,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没想过。”昨日,在莱州市郭家店镇前疃村,68岁的张华斌说起现在生活的变化高兴不已。

前疃村位于莱州市东南山区,全村共有296户。以前,村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以及500亩经济果林。“我们村是典型的靠山吃山,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我们抓住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时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核心任务,以集体经济不断增收的成果,让村民赢得更多实惠。”前疃村党支部书记史进奎说。

去年改革试点以来,前疃村成立了工作小组,进行了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对村内账目、资产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并向全体村民公示。在厘清村内各项产权制度关系的同时,成立了前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盘活荒山薄岭等土地资源,激活“沉睡的”集体资产,先后流转土地700多亩,并成功引进山东天普阳光生态农牧科技园项目。该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主要建设生态农牧核心区200亩、有机果蔬和优质苗木种植区800亩,去年仅租赁费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

此次改革中,前疃村认定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004人。“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更便于我了解、参与村经济事务了。”前疃村村民吕洪勤说,现在村里有了合作社经营村集体资产,以后村民的分红一定会更多。“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探索出一条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培育了农业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史进奎说。

以前,前疃村的村民对村里的事务不太关心,现在村里成立了经济合作社,人人都享有股份,村里的经济发展直接与村民收入挂钩,不仅主人翁意识增强,而且普遍能够为村庄发展考虑思量。

以倡树殡葬新风为例,该村墓穴大多散落在田间,既占用了土地资源,又带来了安全隐患。为破除陋习,今年初,村两委在村内开展了移风易俗调研,就村里坟墓统一搬迁问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虽然个别村民有顾虑,但绝大多数村民非常支持村委的决定。经过测算,过去一亩地最多建20处散坟头,而公墓一亩地可建200处双穴墓,2亩地就能容纳全村的墓穴,节省了90%的土地。同时,新落成的公墓墓穴面积标准严格,整齐美观,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点赞。“现在,只要对村里发展有益的事情,我们都全力支持。”村民张京波说。

美丽家园,大家共建。去年以来,前疃村还先后完成了灌溉管道铺设、排水沟建设、道路硬化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些牵扯到村民利益的问题,也无人计较得失,保证了工程进度。面对村容村貌的变化,村民纷纷感慨,现在手扶车能开到门口,面包车也能停到路边了,大伙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此外,在前疃村委门前,有一个民俗文化主题的小公园,园中的花草树木、根雕盆景,不少是村民主动捐来的。其中,96岁的刘通学老人,就把自己栽种多年的冬青、香椿等多种树木移栽到公园中,他说:“种在自己家里光是我自己看,栽到这里可以让大伙一块看,作用大不相同。”

从普通农民变成股民,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如今,前疃村人正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在乡村振兴中铆足干劲,走上了一条通过自身造血实现脱贫的小康之路。通讯员姜建彬刘丽霞YMG记者姜乾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程妈妈灭“火”记

★个案简介:程同学,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脾气很大,一周有好几次,不是撞伤了这个就是揍了那个,一股和人拼命的样子。孩子到...

莱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莱州市郭家店镇前疃村推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走上依靠自身造血实现小康之路 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变股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