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莱州 > 正文

帝王将相从此过 地名寻踪

来源:烟台晚报 2019-12-17 09:19   https://www.yybnet.net/

孙景璞

众所周知,莱州是千年古邑,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代寒浞封子浇在这里建立了胶东半岛最早的封国———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高祖(公元前203年)置掖县。南北朝时,北魏置光州。隋改光州为莱州。州府的治所均设在掖县”。历史上,晏婴、秦始皇、汉武帝、韩信、隋炀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帝王将相,都曾与这片土地有过交集,留下过传说或遗迹。至今,莱州仍有20多个村庄的名字,其由来与他们有关。

沙河镇浞里村、土山镇大浞河村、小浞河村、浞李村,都因靠近浞河而得名。浞河经土山、沙河镇流入平度。据说这条河是夏代寒浞所凿,故名浞河。河北岸有个村子,叫浞里,据称因寒浞开河的居所在此而得名。明洪武二年,孙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位于浞河岸边,便取名大浞河。同年,苏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取名小浞河。同年,李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取村名为浞李。

平里店镇婴里村、平里店村一带,战国时期即有人居住。据传,此地是齐国宰相晏婴的故里,故名婴里。晏婴是春秋时期维夷(今高密)人,字平仲,平里店一带是他的封地,他曾将妻子儿子迁来居住。他亲自下乡调查研究,制定政策,鼓励百姓致富。后来,他又把这处封地还给了国家。

平里店村与婴里村相邻,人们为了纪念晏婴的政绩,曾在此地修建一座长亭,逐渐发展成村,取名平仲故里店。明末,演变为平里店。

莱州还有个淳于村。战国时,赵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该地有齐国大夫淳于髠之墓,村名便跟“淳于”姓了。淳于髠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他善于讽谏,为后人贡献了“一鸣惊人”、“物以类聚”等成语。《史记·滑稽列传》中有他一席之地。

三山岛村,因依三山岛而得名。三山岛位于莱州城北25公里处的莱州湾畔,三个山头毗连,三峰突兀,三面环水,古称三山、叁山、三神山,乃八神中第四神———阴主之祠地。“三山观潮”为莱州古“八景”之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求长生不老,曾到东海寻访神仙。《史记》有载:“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曰阴主,祠三山。”

始皇来三山祭神,民间加以敷演,照例要传出几个神奇的故事。一曰西峰飞来石。西峰原先没有平坦之石立足,也没法摆设祭器和祭品。据说正当秦始皇的随从着急之际,突然间晴空一声劈雷,一块巨石从天而降,不偏不倚,正插在西峰顶上。巨石之上,金樽玉盏已摆放停当,现成的祭祀排场。

二曰中峰仙人炕。中峰阳坡上有三块石头,大者在上,两块小的垫在下面,宛如一个石床。有一年,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赤脚大仙,天天睡在石上。饿了,就到渔船上专拣好的海物吃。说也怪,打那以后,渔民们出海打鱼,既安全又丰收。秦始皇祭神那年春天,这个赤脚大仙突然离开石床,走下山去。有人问他到哪里去,他说:“有贵人来了,我得倒倒地方。”后来,人们就把那个石床叫作“仙人炕”。

明洪武二年,施姓由上海崇明岛迁此立村,取岛名为村名。另有史料记载,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都曾到三山祭阴主。平里店镇的东、西罗台村,便与此有渊源。据《莱州市志》载,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到东莱,适逢大旱,即到县城东北处祈雨。当时这里有一条全境最大的河流(今王河),河北岸有一座万里沙祠,汉武帝便在祠前祭天。礼后,果然天降大雨。老百姓山呼万岁,在河南岸建“行乐台”一座,建万岁亭于其上,亭内修有罗汉像,故又称“罗汉台”。亭边之河遂称之为“万岁河”。明朝洪武年间,冷、郑二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取名罗台。明末,村庄发展扩大,以村中排水沟为界一分为二,居东者为东罗台,居西者为西罗台。

驿道镇韩家村,相传东汉齐王韩信曾在此地办过书院,建有演武场。该村位于海拔420米的固山的东北麓,山之东北有圣水泉,泉水成河流经村西,河沟中曾有许多古迹,如“韩信试剑石”、巨石“圣水丹霞”等,可惜,尽毁于“十年动乱”期间。清康熙年间,韩姓由招远迁此立村,取村名为“圣水源韩家”,后简称韩家。

柞村镇大马驿村、马驿河村,相距不到两公里,马驿河自两村前流过。马驿河村西北有泉,泉水入河。据说,隋炀帝东征高丽时,在这里设过驿站,驿卒常在此饮马,取河名“马驿河”。大马驿村周围还有西马驿村、北马驿村,“马驿”之名被人们不厌其烦地反复使用。程郭镇罗家营村,相传与罗成有关。传说隋唐末年,大将罗成率军打登州、闹莱州时,曾在此地安营扎寨,故得村名罗成营,后改名罗家营。明洪武年间,盛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村名不改,仍叫罗家营。

驿道镇袍峱(náo)村,村名源自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传说。驿道镇东南部山涧纵横,有一个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名叫袍峱顶。相传是李世民东征时,在这儿突遇暴雨,淋湿了战袍。天晴后,太宗脱下战袍,晾晒于山顶上。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山头命名为“袍峱顶”。明洪武二年,李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借用山名,把村庄命名为袍峱村。郭家店镇钓鱼台村,村名也附会自李世民东征的传说,说此公曾在山上临河垂钓。

永安路街道的扬务沟村、工农村,在民间传说中,与宋太祖赵匡胤扯上了干系。这两个村庄都在城西粉子山北麓,扬务沟在西,工农村在东。

扬务沟村南有一条河沟,地形隐蔽,相传赵匡胤在此河沟内操练过军队,故称演武沟。又传说赵匡胤曾在此遇险,幸天降大雾,得以脱身。于是沟名便被改为“扬雾沟”。明洪武二年,满、徐、李诸姓迁此立村,村因沟名,后演变为现名扬务沟。

工农村在粉子山北,莱州至海庙港公路以南。相传,赵匡胤部下将领十个结义兄弟在粉子山作战阵亡。人们在此修建一座庙宇,名叫“十哥庙”。明洪武二年,韩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便起名“十哥庙村”。1966年更名为工农村。

莱州境内还有若干村名,若论起源,都能找到赵匡胤的影子,如文昌路街道饮马池村、东大宋、西大宋、卸甲庵、留驾村、掩龙窝(后更名为南村)、马台石村。

这些地名中的民间传说虽然五花八门不可考,有些甚至荒诞不经,但它们携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浓郁的乡野气息,为我们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别致的视角。

新闻推荐

莱州沙河镇举办“人才招引”座谈会

本报讯(YMG记者刘洁)为了解行业现状和企业发展需求,建设成具有凝聚力、创新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招...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挖文蛤买烧煤2019-12-12 09:03
猜你喜欢:
白衣丹心筑梦高原2019-12-14 10:45
“请医”下乡2019-12-13 09:04
评论:(帝王将相从此过 地名寻踪)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