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莱州 > 正文

锔匠李勇缝补岁月

来源:烟台晚报 2020-06-30 09:03   https://www.yybnet.net/

扫码观看烟台非遗

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摄影:YMG全媒体记者 金海善

“锔盆、锔碗、锔大缸……”在烟台60后、70后的童年记忆中,都会有这样的一段声音,对,这就是锔匠的吆喝声。当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跟这个行当打交道。

锔匠,就像是裁缝,只不过锔匠缝补的是瓷器,用的是金刚钻和锔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锔了又锔的,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俭朴,是物资匮乏的无奈。如今,锔的已是情感,也是艺术。

走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传统锔艺传承人李勇的工作室,你会看到岁月的痕迹。

赶集偶遇锔匠

埋下一颗好奇的种子

1975年出生的李勇,儿时并没有听过“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也没见过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锔匠身影,但这并不妨碍李勇在遇到锔瓷时内心的惊艳和欣喜。上个世纪90年代,李勇在福山农村赶集时,与锔瓷不期而遇,“充满好奇,破碎的缸、盆怎么会‘缝补’好?而且不漏”。

1996年,在莱州郎子埠村,李勇拜史温泉为师,学习锔瓷技艺。一个21岁的小伙子,住在烟台市区,距离莱州两百公里,史温泉老师不认为李勇会有坚持下去的毅力。“老师担心我只是一时兴起,学学玩玩儿,没有长性。”

“老师那时没有传人,自己的儿子都不想学,所以老师认为这门手艺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他本来以为这手艺只能在他百年后埋到地下了。”但李勇是认真的,一次不收,李勇就跑第二次,两次不收,还会去第三次。李勇也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去老师家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希望。“老师仍然不愿意收我当徒弟,也不收学费,只是说‘你要乐意就来学’。”史温泉老师只是被李勇这个孩子的执著打动,但他认为这个曾经能够养家糊口的本事已经没有人需要了。如今谁还干这个?还学来做什么呢?

自那时起,三四年间,每个月李勇都会利用周末跑趟莱州,有时甚至是两趟。凌晨4点多起床,赶到汽车站坐最早的一班车,到了莱州再搭小货车,往往到了老师家已经是下午了。学上几个小时,住一宿,第二天抓紧时间学上几个小时,再搭车往回赶,不耽误周一上班。每次来回得花掉一百元左右,而当时一般人的月收入也只有两三百块钱。

手艺学到了,李勇开始帮亲戚朋友锔瓷。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学到的手艺远远不够,“总是觉得缺乏某种东西,缺什么也说不出来,但你知道你没有”。

2000年,李勇开始摸索创新发展锔瓷技艺。他在传统锔瓷的基础上,融入其他行业的技术,比如焊接。“你要做一个壶嘴,传统的就是用铜管生砸,一砸就是一天,累还费时间。如果淬火,个把小时就完成了,看起来也比生砸的更舒服。”

为了学习焊接,李勇曾兴冲冲地买上海鲜,坐着绿皮车到河北拜师,却被拒之门外。后来几经努力见到老师时,海鲜都臭了。见到了老师,老师也不收徒弟,“老辈子江湖肩挑一族讲究特别多,有的老手艺人固守着‘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信条,不愿意收徒弟。”“看你诚心,你想焊啥,我帮你焊上。”就是老师能给予李勇的最大让步。

磕磕绊绊中,李勇的技艺在不断地成长,他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元——锔匠、焊匠、银匠……慕名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家里的地方小了,扑棱不开了。”2004年,李勇正式开店。但李勇也担心锔瓷这个几乎已经消失的行业养不起店面,他开的是茶叶店,用茶叶的利润养着自己的爱好。

古玩行里一枝独秀 锔瓷技艺也曾阳春白雪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锔瓷通常针对两种情况:破碎却不舍得丢掉,或者想丢弃却买不到新的。这样的破碎瓷器,就得用到锔匠。而且锔匠并不是每个村子都有,也不是隔三差五就能来一次,因为一个村子一年里也没有多少需要锔的东西,锔匠拉村的频率一般是一个村子一年一两次。所以家家户户准备锔的锅碗瓢盆都是先存放着,等待着锔匠到来的日子(哪个日子到这个村,基本是固定的),一股脑儿拿到大街上,请锔匠一一修补好。

如今生活好了,破碎的锅碗瓢盆就直接进了垃圾箱,李勇所面对的客人,不再是出于节省而来,而是为了留住某段记忆、纪念某段情感而有求于他。实际上,锔瓷这门技艺在发展过程中,后者的情形所在多有。

锔瓷这一行当何时开始已不可考,据资料记载,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锔瓷技艺开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活,也叫粗活,纯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粗活,通常被称作锔盆、锔碗、锔大缸的锢炉匠,所用的工具金刚钻、锔钉都比较大、粗糙、单一,是清一色的铁钉。

另一类则是专为达官显贵精神需要而服务的锔瓷细活,即行活,也叫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刚钻小巧精致,锔钉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由于有了锔匠精美绝伦的锔瓷细活,以致于那些上层群体兴起了“锔活秀”,进而使锔瓷行当在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由被动修补而转为主动作秀,由单一的锔补转为锔补修复、嵌饰做件、镶包配饰等风格特异、艺术魅力独特的技艺,成为古玩行里的一门专业行当。

后来“锔活秀”消失,锔瓷这一行当也随之萧条下来,只是简单地锔补一些生活用品。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锔瓷匠人走街串巷,“锔盆、锔碗、锔大缸”。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锔瓷慢慢没了市场。

修复的不仅仅是物件

还有很多很多

“以前要锔东西,是因为生活寒酸,现在则更多寄托了情感。”李勇的工作室,锔过一个价格只有几块钱的瓷杯子,而锔起来的手工钱则要2000多元,“碎成了几十块,持续修复了三年。”

一个普普通通的杯子,要用如此高昂的成本来修复,是因为它蕴含着无法用钱来衡量的价值。这个瓷杯子,是那位顾客的母亲年轻时得的一个奖品。对于老人而言,瓷杯子代表的是年轻时的岁月和荣光,千金不换。瓷杯子不小心摔碎时,老人难过得三天不吃不喝。她女儿千方百计打听,终于找到了李勇的工作室,为母亲重新找回了希望。

还有一位女士前来修复一个裂了口的黑玛瑙手镯。“不值钱,也就值一百块钱吧。按照通常的修复办法,就是给手镯挂两个钉,20块钱手工费就可以了。”但这位女士认为不好看。李勇就给她设计了一个方案:在手镯开口处加上一朵荷花,荷叶包住了裂口,那位女士很欣喜,即使手工费用需要600多块钱。“因为这个手镯是她已经去世的母亲留给她唯一的一样东西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修复的不是东西,而是记忆、是岁月、是生活、是情感。”为此,李勇特别有成就感,也很感谢锔瓷这门手艺,“这是别的行业无法带给我的感受”。

镌刻岁月、安抚心灵,让残缺碎片涅槃重生,李勇拥有足够的热爱将这门带给他满满成就感的手艺传承下去,不让这门手艺和其他很多手艺一样在历史长河中不知不觉淹没。他未来的规划中,还有一间小型的锔艺博物馆,在那里,他将以时光为经,以锔艺为纬,编织锔瓷故事,请喜欢锔艺的人们享用精神大餐。

锔瓷过程

相关链接:

1.找碴、对缝,对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准备修补。

2.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和位点,以及锔钉数量和位置。

3.打孔,用金刚钻打孔。

4.锔钉,锔钉的大小根据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损程度来计算。这样,器物修复后不仅盛水不易漏,而且还给器物本身增添了几分韵味。

5.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完整的锔瓷就完成了。

新闻推荐

粽香弥漫祈福新冠肺炎疫情后国泰民安 疫情下的端午节我们这样过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也是国人心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端午节一只粽子的意义不仅是满足食欲,而是一个记忆的符号,让...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锔匠李勇缝补岁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