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东莱文化是齐鲁文化中重要的一脉,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东莱文化发轫于商周时代,是东夷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莱文化在齐鲁文化中独树一帜,源自于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古莱子国是神仙说最盛行的地区。《史记·封禅书》记载:“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汉武帝也曾多次到此求神访仙。在张炜的小说里,处处可以看到神话传说的痕迹。在古莱子国不乏儒学大师的遗风余韵,“(郑玄)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东莱人对儒家文化兼容并储,形成独特文化特性。从淳于髡到仲曦东,体现着儒家传统文化独特的地域魅力;从太史慈、戚继光到张万年、于学忠,诠释着尚武精神的独特价值。
东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为一种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的融合。最初的莱子古国,北部直抵大海,南端接莒国,东北部囊括了莱芜和胶莱平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居住在海边的东夷人之所以被称为鸟夷,是因为他们在服饰与行为上极力模仿鸟。西周初期,姜姓被封与齐,莱夷甚至“与之争营邱”,失败后被迫迁到龙口市归城。在归城遗址一带陆续发掘出土400余件青铜器,证明归城遗址一带是胶东半岛青铜文化的中心区域,与齐鲁文化保守、稳妥的性格不同,这种移民经历造就了他们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胶东俗话“黄县(龙口旧称)的嘴,蓬莱的腿,掖县(莱州旧称)的鬼”说明龙口人善于经商。由于移民的历史渊源,他们在陌生环境中适应能力很强。民国期间,相当一批龙口人移民关外,成为东北地区最早的拓荒者。他们刻苦经商,精打细算,善于经营。名震四海的“丁百万”家族将商业触角伸到了全国各地,遍及全国十一个省市。龙口地区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在改革开放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经商之道融入东莱文化,成为齐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脉。
当年,莱子古国偏居胶东半岛一隅,小心翼翼地维护本土文化特色。如今,龙口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享受着文化交融带来的便利。海洋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形成独特的魅力,让东莱文化散发着震人心魄的光芒。
新闻推荐
龙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口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