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弱冷空气影响,自13日6时至14日,烟台市迎来了入秋后的最大一次降雨过程。
昨日记者从水利、水文部门了解到,烟台市南部和东部地区降小到中雨,其他地区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此次持续降雨,烟台市农业专家普遍认为来的“不是时候”。但对于前期仍处于干旱中的莱州等地来说,却无疑是个及时雨,旱情因此而解除。由于今后几天仍将有持续强降雨,市水利局启动全市防汛Ⅳ级预警。而农业专家则提醒粮农,要注意田间排涝,适时抢收。
各地降雨“冷热”不均
莱州:摆脱前期干旱
烟台市水文局水情科科长刘福才向记者介绍,根据市水文局统计,从9月13日6时至14日15时,全市平均降水量72.0毫米,最大点降水量为莱州市庙埠河水库站120.8毫米,而其中昨日6时至15时,全市最大点降水量为招远市城子水库站61.5毫米。县市区平均降水量最大的为蓬莱市103.1毫米,其它县市区分别为:莱州市91.4毫米,龙口市92.9毫米,开发区69.9毫米,招远市86.3毫米,长岛县93.5毫米,栖霞市85.2毫米,莱山区65.2毫米,福山区79.1毫米,芝罘区69.7毫米,莱阳市43.9毫米,牟平区26.7毫米,海阳市5.6毫米。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553.6毫米,比去年同期(725.3毫米)少171.7毫米,比常年同期(534毫米)多19.6毫米。
“此次降雨,莱州可谓最为受益,因为前期该市还处于干旱中。而在此次秋季的持续降雨中,莱州各地普降暴雨,局部地区甚至降下大暴雨,一场及时秋雨,让莱州彻底摆脱了干旱……”烟台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郑强科长向记者介绍。
降雨带来充沛蓄水门楼水库:开闸溢洪
“持续两天的强降水,也给烟台市各大中型水库带来了较为充沛的蓄水。烟台市各主要河道均有来水,27座大中型水库中6座超过或接近汛末蓄水位,全市70%的小水库蓄满水,为了保证水库的安全,门楼水库开始开闸溢洪。”郑强说。
记者了解到,自13日6时至昨日16时,清洋河门楼水库流域平均降雨量90.9毫米,流域前期影响雨量63.5毫米,降雨性质为全流域普雨。门楼水库13日16时洪水开始起涨,起涨水位29.19米,相应库容10642万方。14日8时30分,门楼水库开闸溢洪,泄洪流量59.0立方米/秒。14日16时,门楼水库水位29.32米,相应库容10892万方,已来水420万方。在此次持续降雨过程中,烟台市水文局综合多种方案预报,预计清洋河门楼水库未来48小时内将来水约1700万方;在现状出库流量情况下,预计库内最高水位将于9月16日8时出现,最高水位29.89米左右,相应库容约11990万方。
除了门楼水库迎来较多蓄水外,烟台市的王屋水库、沐浴水库都迎来较强水情。至14日16时,黄水河王屋水库水位70.66米,相应库容5191万方,已来水200万方。沐浴水库水位76.62米,相应库容6158万方,已来水150万方。
影响玉米等秋粮收获专家建议:做好田间排水
“这个雨下的太不是时候了。花生正处于收获、晾晒期,连续的降雨期,对已经收获的作物,不利于晾晒,容易出现霉捂的状况。”谈起此次强降雨,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廷利开门见山地向记者介绍道。他建议,对于已收获的粮食,粮农们应尽量找空闲通风的地方进行通风晾晒。
“这次会对处于尚未收获的玉米、花生等作物带来不利影响。”王廷利说。田间水分过大,土壤中的水分处于饱和,不利于作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同时,阴雨天气,不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转和积累。对于尚未收获的夏玉米来说,玉米目前正处于灌浆成熟期,光合作用不足,影响呼吸和消耗,对玉米的产量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夏玉米、地瓜等作物,已经到了生长后期,持续降雨,会造成田间湿度较大,病害有可能会发生。对此,王廷利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要做好田间排水防涝工作,有条件的应该喷洒多菌灵,防止病害的发生和扩展。
而对于尚未收获的花生,土壤比较黏重的地块,排水不畅,花生的果柄容易腐烂,王廷利建议,对于土壤黏重的地块,粮农应尽早抢收,以免造成花生落果发芽,降低产量损失。对于现在处在沙土地、土壤通透性比较好的地块里的花生,则应该搞好田间排水,尽量争取自然成熟后收获。对于秋种准备种小麦的地块,粮农应该抓住今年雨水比较丰沛的有利条件,应该加大地块的深耕翻的力度,为小麦的播种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YMG记者姜晓通讯员张振学孟令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初阳)9日,龙口市5名钓鱼爱好者在桑岛附近水域垂钓时,因所乘渔船发生故障遇险,后经龙口海事处组织救助,险情得以排除,5名人员全部获救。当天12时...
龙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口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