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常会给孩子们拍照。在烟台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有一位老人,他不是班主任,却时常与家长沟通、交流;他不是任课老师,却常常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他也不是家长,却与孩子们同吃、同玩、同学习。他就是该校老教师工作团成员、常驻学校没有一分钱报酬的“全能老师”周进宇。
本报记者钟建军
通讯员韩晓声赵阳
老教师成立工作团
周老师任“教导主任”
9月9日上午,记者在烟台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见到了退休后常驻学校的周进宇老师。他戴着眼镜,随身背着个相机,手里还拿着一束鲜花。“太高兴了,快教师节了,有个学生送给我的。”69岁的周进宇笑得跟个孩子似的。
问起常驻学校的缘由,他说,在龙口市第十中学工作了30多年,2007年退休后,心里空落落的,老想再为孩子做些事情。这时一位老校长找到他,谈到了发挥余热“牵手两代人”的理念,就是“一手牵学生,一手牵家长”,为他们搭起一座桥梁,以促进孩子们更健康地成长。他们一拍即合,决定组织老教师成立老教师工作团,依靠这个工作团搭建一个连接学校、家长、学生的平台,也可以叫做“家长学校”。
经过努力,2010年,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家长学校”正式成立了,周进宇应邀担任家长学校教导主任,这个小小的没有一点薪资的“官衔”,使他与第二实验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一名常驻学校的“全能老师”。
“学校对我不设限,我想去听哪个老师的课就去听,还可以提建议。”周进宇笑着说,他经常去听课,发现问题后便向青年教师传授好的教学方式方法。
偶尔他也给孩子们讲有趣故事。每当他从教室外的走廊上经过,孩子们便纷纷喊他“周爷爷”“周老师”。
定期给家长上课
5000多名家长受益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周进宇深知,要培养教育好孩子,仅靠学校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行。“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是不对的,需要尽快改正过来。”周进宇称,“家长学校上课时会有针对性地举例讲解,让家长学习。”
每次上课前,周进宇都要深入家长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整理汇总后,与工作团成员一起研讨,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周进宇说,有些家长关注孩子多动,有些则反映孩子逆反的情况,“我们再有针对性地讲解”,不仅这样,还会对家长布置作业。
家长学校以前是每月一次,由于各种原因,后来改成了两个月一次。9月3日开学后,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被请进了会议室,他们就是家长学校2016级学员。“我是家长的代表,我就是你们的眼睛,你们的耳朵。”周进宇说他这样对学员讲,并公布了微信号、手机号,家长随时可以与他联系。
据介绍,6年间,家长学校开讲33期,送走了5000余名家长学员。
忙忙碌碌不怕辛苦
他说这是一种享受
记者从周进宇的微信中看到,不少家长给他发信息询问孩子的各种情况。“我得落实啊,我得和孩子们熟起来啊。”从教30多年的周进宇对孩子们有着特殊的感情,为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他时常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并为孩子们拍摄了许多照片。
据介绍,原张家沟完小合并到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后,一些孩子由于基础较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征得学校及家长的同意后,周进宇与老教师工作团成员一起,承担起这些孩子的辅导任务。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适应了学校的教学节奏。
2012年春天,三年级有一名学生因父母离异辍学在家。周进宇主动请缨,多次上门做工作。他的真诚感动了学生的家长,孩子终于回到了学校。
“前几天有个孩子回家说吃不饱。”周进宇接到孩子家长反映的情况后,到食堂落实情况,并录了视频,“家长一看,原来不是不给孩子吃,而是孩子不想吃饭。”
随后,周进宇来到了五年级一班,立刻被孩子们围了起来,他给孩子们讲了教师节的由来。一个女学生把一束花送给了周进宇,这让他十分感动。
“年近七旬,每天如此忙碌不累吗?”对此,周进宇笑着说,“有时候挺累的,但我是家长代表,也是学生的导师,我很热爱这个工作,虽然累,但很享受、很快乐。”
新闻推荐
寻找身边的善举感受家乡的温情,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与《今晨6点》主办,第二届“最美家乡人”评选揭晓
文/YMG记者滕新书摄影/YMG记者初阳晨报讯“寻找身边的善举,感受家乡的温情”。年月日,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与《今晨6点》共同主办的烟台第二届“最美家乡人”颁奖仪式在烟台日报社举行,为这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