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记者昨天到福山区环卫部门采访,早晨7点多在河滨路上看到,身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们正在清扫地上的落叶。记者停下车和其中一位环卫工聊了几句,从中获悉,整条河滨路上11名保洁工全部是女的,有的已经在这条路上忙碌了20年,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也40多岁了……
老班长带着10个姊妹保洁河滨路
河滨路保洁班班长鹿道华今年58岁了,1990年,30多岁的她扛起扫把走上了河滨路,当起了一名环卫工,这一干就是20年。随着河滨路的加宽、延伸,保洁员也增多了,从最初的3个人增加到现在的11个,保洁范围扩至12万余平方米。从此,在老班长的带领下,10名环卫女工把河滨路“打扮”地整洁漂亮。鹿队长笑着告诉记者,家里的人都很支持她的工作。两个女婿都是福山区的公务员,怕累着岳母,一到下雪天他们就来到河滨路帮忙清理积雪。“我的名字中有个道字,这一生就和道路结缘了,做清洁工虽然辛苦点,但是我们的心情很舒畅。”鹿班长指着干净的路面说。
保洁队员林裕亮1968年出生,是11个姐妹中年龄最小的,1995年小孩刚两岁她就加入了保洁员的队伍。丈夫做个体生意,近年来生意不错,看妻子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就劝她别干保洁了,两口子一起干个体,但是林裕亮没有答应。她说:“十几年了,和姊妹们在一起工作很愉快,我舍不得离开河滨路更舍不得离开姊妹们。”
保洁工“大姐大”拾金不昧受称赞
在保洁队姐妹当中,年龄最大是王承芬,她今年66岁了,大伙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大”。1990年,王承芬和鹿道华结伴来到福山环卫处,20多年来两人天天在一起扫马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98年11月的一天傍晚,王承芬下班后提着扫把刚准备往家走,突然发现在工商局附近的地上有个塑料袋,打开一看,里边竟然装着1000元现金。她在原地等了近两个小时,也没有人回来找,于是骑着自行车把现金送到环卫处值班室。第二天,环卫处负责人把钱交到了辖区派出所,并找到了失主。为了表扬她拾金不昧的精神,环卫处奖励她100元,王承芬当场把100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那时候环卫工一个月的工资才200元,王承芬有一儿一女,当时父母身体都不好,家里很困难,她能这么做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鹿道华称赞说。
付出了汗水赢得了赞誉
环卫工作是辛苦的,需要付出汗水、力气和爱心。有人替11个环卫女工算过一笔帐:十多年来,每名环卫女工用坏的扫帚有180把,在工作岗位上来来回回走过了37000公里路,相当于三次“长征”的路程。
“工作劳累点没什么,就恐怕有人不讲理。”保洁队组长梁益花如是说。今年10月10日早晨7点多,一辆轿车在半路突然拐弯,车轮压住了一名环卫工的扫把,环卫工提醒他慢点开车竟然遭来司机一阵骂。
为了不给行人带来不便,梁益花根据气候特点和河滨路的地形,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清扫保洁方法:顺风扫,逆风保,车站路边轻轻扫;看人流,慢慢扫,不让灰尘漫天跑;楼房前,树木旁,细心轻挑仔细扫……同时,她还要求姐妹们争做“城市文明使者”:作业时,影响到别人一定要说“对不起”;遇到年老体弱或身有残疾的行人及幼童时,一定要上前护送;遇有外地人前来问路,一定热心指引……
她们的付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近年来,福山环卫处连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示范窗口”、“烟台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这些荣誉饱含着11名环卫女工的心血和汗水。
YMG记者孙泓炜通讯员辛明浩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孙飞)记者昨日从市公安部门获悉,今日起五区公安部门将同时采取行动整治狗患问题,重点查处公共场所存在的流浪犬、无证养犬、养犬扰民...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