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4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赵红霞邹震)今天上午,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2011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70余家用人单位为求职者提供岗位2000余个,吸引了3000多名高校毕业生进场求职。
人才需求出现“大洗牌”
上午8时许,离招聘会开场还有半个小时,记者看到市人力资源市场门外就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8:30招聘会一开场,整个会场顿时人头攒动。在岗位招聘区,每一家用工企业的展台前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市人力资源市场市场部部长王道明告诉记者,本次招聘会上,从重点人才需求来看,才市的人才需求出现了“大洗牌”。工程机械等专业技术人才和客服与技术支持等后续服务类人才需求排名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分别由去年的第4位和第10位升至今年的第2位和第3位。“这与烟台本地近几年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关,比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崛起等。”王道明表示,这种“洗牌”情况的出现也与当前就业市场回暖后,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加速转型发展、创建优势品牌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低技能岗位招工难
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从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情况来看,机械操作工和服务员等岗位仍是这次招聘会的需求大户,但是经过一个上午的招聘,记者看到大部分生产型企业和酒店餐饮服务行业的招工情况却并不理想。
在会场的西南角,记者看到开发区某机械加工企业打出了“急聘”的字样。招聘负责人刘松华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准备招聘铸造操作工、制芯工、镀锌操作工、外检员和内检员30人,但当天上午的招聘情况并不理想。
“一上午我们就收到了20多份简历,还主要集中在内检员和外检员等劳动强度并不大的岗位上。”刘松华无奈地表示,企业最急缺的铸造操作工职位即使开出了3000元的底薪也少有人愿意报名,大部分的应聘者都是看到了底薪才上前进行咨询,但是一了解到每天要进行12小时的工作就又都转身离开。
专家:才市不“荒”但有结构矛盾
企业用人急吼吼,但从进场人数来看竞争也不算太激烈。这是否预示着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针对前段时间的“民工荒”,才市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现象?
王道明分析,才市的情况并不是“荒”,而是结构性矛盾。虽然目前2011届高校毕业生求职与用工需求都呈现火爆的势头,但对接上还有问题,像进场的3000多名高校毕业生,能对接多少才是值得人们注意的关键性问题。“目前,销售、营销类岗位作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岗位,始终是才市需求量最大的职位,本次招聘会销售类岗位也有近800余个岗位空缺。”王道明分析,事实上,此类人才流动性比较大、专业能力也更为个性化,高级营销人才由于企业对其复合型能力的要求更高则显得更为稀缺。而许多高校毕业生对于销售、营销类岗位尚存在偏见,考虑到工作压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还不愿意应聘,这样矛盾就凸现出来了。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还是需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成熟性人才,但这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又很难对接上。
新闻推荐
20年前,王岗还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时,他用50多本书追到了现在的妻子;20多年来,曾经只有高中学历的王岗,一直用阅读充实自己,成为牟平区公安系统一位出色...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